【摘 要】
:
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作为一种新型低维石墨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光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很好的可调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属性、奇特的上转换特性、优异的催化活性以及化学惰性等属性。GQDs内部的石墨烯结构经掺杂异质原子后,整个共轭平面的电荷密度和能隙会得到有效调节,从而实现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能的调控,拓展了GQDs的应用范围,由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作为一种新型低维石墨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光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很好的可调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属性、奇特的上转换特性、优异的催化活性以及化学惰性等属性。GQDs内部的石墨烯结构经掺杂异质原子后,整个共轭平面的电荷密度和能隙会得到有效调节,从而实现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能的调控,拓展了GQDs的应用范围,由于氮(N)原子与碳(C)原子具有近似的原子半径,且N原子的电负性(3.04)比C原子(2.55)大,有利于共轭体系的极化,N原子可以作为电子供体以取代的方式对GQDs进行掺杂,从而影响GQDs电学和光学等方面的性质。目前,制备具有可控的氮的掺杂类型的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itrogen-doped GQDs,NGQDs)仍然具有较大的挑战,且关于NGQDs的发光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此,通过氮掺杂的方法调控GQDs的光学性质、并对其发光机制进行研究还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本论文主要研究用不同方法制备NGQDs,并通过氮掺杂的形式调控GQDs的光学性质,从而更进一步地探讨其发光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GQDs的制备利用炭黑XC-72和浓硝酸,经过氧化等步骤得到GQDs粉末样品,改变制备条件,如回流温度、氧化温度、材料质量配比,制备出不同产率的样品,所得样品中单次最高产量达到4.27g,产率最高达到72.9%。PL结果表明样品制备条件对样品的荧光性质影响不大。2、热化学法制备NGQDs及其PL性能研究利用热化学法制备NGQDs,改变加热温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证实了氮原子已经成功地掺杂进入了石墨烯结构,结果表明NGQDs都出现了明显的氮峰,且含氧量明显下降。PL结果表明制备的NGQDs样品的PL随着加热温度的变化,其荧光会出现蓝移,当加热温度高于350℃,NGQDs样品会出现荧光猝灭的现象,并且NGQDs和r GQDs的蓝移量基本相同,分析可知含氧官能团的下降对其荧光性质有重要影响。3、水热法法制备NGQDs及其PL性能研究利用最传统的制备方法水热法制备NGQDs,GQDs和氨水在170℃、210℃、250℃下加热8小时,透射电镜结果表明NGQDs颗粒尺寸大小均匀,掺杂前后颗粒尺寸变化不明显,并且颗粒尺寸比较小,均小于2 nm;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NGQDs都出现了明显的氮峰,对N 1s进行详细分析可发现吡啶氮(N-6)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170℃、210℃、250℃),其含量变化为2.04 at.%、3.78 at.%、4.12 at.%。PL结果表明制备的NGQDs样品的PL随着加热温度的变化,其荧光会出现蓝移,对应不同温度其蓝移量持续增加,因此猜测吡啶氮是影响NGQDs荧光蓝移的重要因素。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由GQDs至NGQDs样品溶液会出现由黄色到蓝色的渐变。4、光化学法制备NGQDs及其PL性能研究本文首次利用光化学的方法制备了NGQDs,光化学方法快速、干净、低温、简单而高效。改变光照时间,PL结果表明制备的NGQDs样品的PL随着光照时间的变化,其荧光会出现蓝移,光照时间为70分钟时制备的NGQDs的蓝移量达到最大值47nm,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NGQDs都出现了明显的氮峰,且含氧量明显下降,光照时间为70分钟时制备的NGQDs的含氮量为15.34%,通过分析可知:吡啶氮的含量的增加和氧含量的降低对荧光性质有重要影响。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由GQDs至NGQDs样品溶液会出现由浅黄色到蓝绿色的渐变。由此可见,通过光化学的方法对GQDs进行氮掺杂是调控GQDs光致发光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离子交换法在稀土的分离提纯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用于制备纯度高的产品。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法对稀土料液中的钇和钕进行提纯以及对稀土料液中的铁进行分离,研究了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和萃淋树脂对稀土元素Ho、Y、Er、Pr、Nd、Sm以及铁的吸附分离性能,获得了从稀土料液中提纯钇和钕的条件。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离子交换树脂对铁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本文对比研究了D001型与CH-90型阳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电力设备朝着高功率、高集成化发展。散热越来越成为业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常见的金属铜散热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高功率、高集成电子电力设备的要求。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将高导热材料石墨烯涂覆于金属铜基体表面是提高基体铜散热的一种简便方法。本文通过电泳沉积的方法,以无水乙醇为电泳沉积液,以T2紫铜为基体,分别加入硝酸镁、硝酸铜和硝酸银,采用阴极电泳沉积的方法制备金属-石墨烯@铜复合导热
肿瘤是当今医学尚未征服的一种高死亡率疾病。现临床抗肿瘤药大多具有明显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特别是药物性肝损伤。前期研究显示五环三萜衍生物在具有高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损伤很小或者没有,符合当前肿瘤化疗中“药物性肝损伤”应对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氨基酸,作为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细胞高速繁殖的状态,
从红土矿浸出液中分离和除去铁,是红土矿冶炼的重要步骤。红土矿浸出液的除铁过程常伴随着镍钴等有价金属的损失。本文研究了从红土矿酸性浸出液中制备赤铁矿和针铁矿产品的方法,同时对除铁过程的镍钴损失进行研究。对赤铁矿法、针铁矿法除铁产物的结构变化,除铁过程中镍钴吸附的热力学及吸附机理,以及镍钴在除铁产物的存在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适宜的除铁工艺条件和减少镍钴损失的工艺条件。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
定向诱导细胞凋亡是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有效方式,研究表明BCL-XL作为BCL-2家族重要的抗凋亡蛋白在维持肿瘤细胞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开发BCL-XL选择性抑制剂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BCL-XL选择性抑制剂的不稳定性及脱靶效应严重影响了其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以BCL-XL选择性抑制剂A-1155463、A-1331852为切入点,研究了A-1155463、A-1331852的脱靶效
山蒟(Piper hancei)为胡椒科(Piperaceae)胡椒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两广地区,是南方瑶族地区常用的瑶药,可以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等病症。本论文对山蒟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分离鉴定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炎活性测试,为其药效物质基础、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本课题运用活性跟踪的手段确定其活性部位,对其石油醚活性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和波谱技术从中分
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资源丰富,能产生多种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多样的代谢产物,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内生真菌不仅能产生与宿主植物成分相同或相似的化合物,还能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产生抗菌、抗虫等作用,在医药、农业等行业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以三株广豆根内生真菌GDG-118、GDG-178和GDG-100为研究对象,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期望从中发现具有良好
现如今,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能量密度、工作电压、使用寿命较长、安全性好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使其广泛应用到便携式电子器件中。随着全球传统燃料匮乏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开发利用新能源材料已成为当代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在这种趋势下,高功率、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市场逐渐转向为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和国防等领域。为了满足锂离子电池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开发高电压型全电池体系具有实际意义。Li Ni0.5
微孢子虫是一类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广泛的宿主,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简称Nb)最早发现于1857年,是专性寄生于经济昆虫家蚕的病原微生物,它引起的微粒子病是蚕丝业的致命病害,而养蚕生产中,化学消毒一直是减少发生微粒子病的重要措施。因此研究蚕用常用化学消毒剂(漂白粉、二氧化氯、甲醛)杀灭(抑制)家蚕微孢子虫(Nb)的机理,对防治日益严
研究特殊地貌或特殊生境下的植被和植物群落结构对于了解该区域植物区系成分的来源、群落动态、群落构建模式及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天坑是发育于中国西南部一种特殊地貌类型,在广西乐业县发现的天坑群是中国西南部喀斯特地貌中最具代表性的天坑群。为了揭示天坑内“地下森林”与天坑外部片段化生境下森林植被在植物区系组成和群落结构方面的差异,选择神木天坑和穿洞天坑作为天坑内生境的代表,选择天坑外地面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