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世界船舶行业呈持续低迷状态,我国船舶行业需求持续放缓,船舶企业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纵观我国船舶市场,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供不应求。2015年,中央财经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思想,通过产能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数量。船舶企业开始了一系列改革、重组,随之而来的是船舶行业相关人员的转移就业问题,尤其是40岁以上基层人员,受年龄、心态、技能、家庭压力等因素,靠自身能力转移就业困难。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岗匹配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等作为依托,以大连地区国有船企大龄基层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他们的就业现状、就业心理、政策掌握程度、培训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讨论公共就业服务与需转移就业人员的就业需求的匹配情况,以期通过政策调整、解决国有船企大龄基层转移就业人员的实际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国有船企大龄基层在转移就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需转移就业人员个人自感压力大、信息获取渠道、解读与个人需求不匹配、培训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几方面。从个人情况来看,40~50岁人员居多,男性高于女性;从就业心理上来看,家庭、年龄、心态等压力是转移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受职业习惯影响,多数大龄基层人员仍会选择本行业,但是船舶行业的低迷情况使在本行业就业困难度加大。从公共服务与个人需求的匹配情况来看,政府发布政策信息、岗位需求信息等渠道还有待于扩展,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社会保险及补贴政策,但相对个人而言,政策掌握程度及了解渠道不足,使需转移就业人员获取不到有利信息。为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需转移就业人员都有较为强烈的培训需求,但针对于国有船企所需的技能培训还处于空白,有待于制定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培训计划。根据以上问题分析,通过资料查询,分析日本、美国两国在船舶行业振兴、培训供给、大龄人员就业促进等方面的经验,同时对我国山东省及河北省唐山市在煤炭行业、钢铁行业去产能企业人员安置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总结认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就业促进模式,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联动其他公共组织,促进国有船企大龄基层人员转移。政府人力资源相关部门作为主导部门,通过统筹规划、加强国有船企的社会责任、加强公共服务、提供专项资金保障、加强立法保护、创业支持等服务的改进及政策的调整,加大对国有船企大龄基层人员的转移就业扶持力度,同时发挥社区、工会委员会等公共组织在就业促进、人员安置等方面的作用,给予国有船企大龄基层人员更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