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四五”时期,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时段,掌握农村宅基地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有利于乡村区域建设的稳步开展。随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农村宅基地空间布局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人地矛盾日渐激化,对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可为解决传统农村居民点存在的布局零散、无序扩张和土地低效利用等问题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安全战略地域,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研究影响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可为提高吉林省农村宅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规范集约节约用地提供指导。因此,本研究依据吉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选取吉林省近10年15个县级市的粮食产量数据进行综合评定,最终选取榆树市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研究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选取2009年、2014年、2018年榆树市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矢量数据库作为主要数据源,结合DEM数据、统计年鉴数据与社会经济人口数据,通过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空间异质性分析等方法,对农村宅基地信息提取进行研究,进而全面系统的分析榆树市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然后,对其数量、规模、密度、景观格局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揭示吉林省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演变的特征;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定性定量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宅基地空间特征分析研究时段内,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具有显著的空间结构,属于空间集聚分布模式,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和景观指数分析法,对农村宅基地的空间演变过程中的农村宅基地数量、规模、密度、景观格局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从研究区内的农村宅基地数量与规模方面来看,变动幅度较大,其中第一阶段(2009-2014)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第二阶段(2014-2018)农村宅基地的增速放缓个别地区出现数量规模减少的现象,各区域差异性显著;从农村宅基地的密度与景观格局方面来看,研究区农村宅基地较少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或远离水源地域,其中,中心城镇区域,由于快速城市化,导致农村宅基地分布较少,区域内农村宅基地呈现集聚分布的特征。2.地理探测器结果分析(1)单因子驱动分析,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因子的逐年探测结果表明,2009-2021年影响榆树市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因子为:高程(0.197-0.338)、坡度(0.206-0.311)、总人口数(0.368-0.448)、乡镇生产总值(0.198-0.532)和人均耕地面积(0.226-0.325),其q值在0.197-0.532之间波动。高程、坡度、总人口数、乡镇生产总值和人均耕地面积成为该时段的主导驱动因子。(2)各因子交互结果分析,通过各驱动力因子的交互探测结果来看,人口密度∩乡镇生产总值(q=0.686)、总人口数∩距河流距离(q=0.603)、农民人均收入∩人均耕地面积(q=0.587)、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q=0.584)、总人口数∩距道路距离(q=0.595)等因子交互解释力较大,可见人口因素是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多数驱动因子间相互作用呈现双因子增强与非线性增强,各项因子共同作用驱动榆树市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演变。根据对案例地区榆树市的研究成果可知,其高程、坡度、人均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等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影响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主要驱动力,农民人均收入∩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乡镇生产总值等因子,在交互过程中更能推动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空间格局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