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诗坛》是抗战时期以发表旧体诗词曲为主的刊物,虽然“新体诗录”中的作品数量远逊于旧体诗词曲,但该栏目的设置使杂志展现出更为开放和包容的风貌,杂志中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为抗战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民族诗坛》的撰稿人群体庞大,囊括了不同文化取向、党派、民族及宗教信仰的人士,以于右任为中心的国民党监察院和以卢前为中心的国民参政会成员是其主干,而南京则是杂志作者群体的重要地缘编成。《民族诗坛》复杂的作者构成更间接促成了它多样化的文学面貌:充满民族情绪的抗战书写,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保守主义色彩。基于杂志撰稿人群体的主干和地缘编成,我们可进一步断定:相较于杂志的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色彩,其文化保守主义色彩更为突出。又因受抗战时期深重的民族危机的影响,杂志主要呈现出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交织的色彩。历来由于文学史观的限制和杂志的国民党官方背景,绝大多数抗战文学史和诗歌史都未给予《民族诗坛》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它具有不可替代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在史料梳理的基础上介绍《民族诗坛》杂志的基本情况,涉及创刊发行情况和杂志的编辑体例,同时也分析了杂志创刊的时代背景和旧体诗词的发展情况。第二章首先以统计学的方法对《民族诗坛》新旧文学栏目的作者构成情况及作品发表数量作了统计,进而划定了“民族诗坛”坛员的范围。在此基础上梳理出撰稿人构成的主干和支流,对他们的诗歌态度和文化取向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监察院和国民参政会作者群体将诗歌与政治融为一体的态度及部分新文学家和文化守成主义者在旧体诗词曲中寻求心灵寄托的现象。第三章指出《民族诗坛》集文化保守主义、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色彩和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为一体的驳杂面貌。认为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并不是杂志的主流,《民族诗坛》主要充当国民党拉拢文艺界人士的平台,而非意识形态宣传的空间。第四章指出了《民族诗坛》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认为杂志在丰富抗战文学史的认识、推进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研究同反思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指出杂志的旧体诗词曲及新诗作品为抗战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在编辑方针、印刷等方面表现出更为开放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