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思想是明清思想的接续和创造性转化,也是民国思想的渊源,晚清时期的思想人物一方面背负着传承传统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另一方面又亲身感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是坚守祖宗家法还是接受西学,成了这些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一代精英们的历史选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参与或思考了清末一系列变法,如康梁等人还是后来诸多改革的首倡者和领导者。其中也有一些声名远不如康梁等人显赫的思想家,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诸多思考也无足轻重,恰恰相反,深入理解这些在后世湮没不显的学者,对于我们更全面深入解读近代的思想、政治、风俗、思潮等等,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宋恕(1862——1910),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堪称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不仅在传统学问上造诣颇深,也深谙西方近代文明的富强之术,并积极探索中国的富强之路。宋恕在思想上坚守原始儒学教义,强烈反对法家的学说,希望在原始儒学思想的框架内实施具体的改革措施。本文将宋恕的儒法之辨与他的改革思想联系起来,从中找出他改革思想的内在理路。宋恕的儒法之辨是建立在清代诸子学复兴的背景之下,宋恕推崇孔孟的原始儒学思想,对于汉后的儒学皆斥之为法家的以法乱儒,并对其中的代表人物进行不遗余力的批评,特别是对理学的批评,尤其深刻。与此同时,批评程朱理学、倡导实学的永嘉学派以及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则得到宋恕的青睐,对之赞赏有加。宋恕的儒法之辨是为了划清儒法的界限,厘清儒法的概念,恢复原始儒学思想的真义。宋恕的儒法之辨与他融通西学的意愿是有内在关联的,在他的文字中,用孔孟原始儒学思想附会西方现代文明的例子屡见不鲜,他希望通过托古改制的方法来挽救时局。宋恕的改革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著作《六字课斋卑议》中,他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民瘼篇》、《变通篇》、《信必篇》,详细阐发了宋恕的改革思想,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改革的核心是行政改革,包括地方行政和中央行政改革两大部分,宋恕的行政改革方案既吸取了近代西方政治的合理部分,也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宋恕早年有经世济民的抱负,积极入仕,也乐于结交志趣相投之士,和同时代有影响力的诸多学人都有过思想上的交流,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康有为和章太炎,宋恕对康有为的态度经历了两次转变,既有学术渊源上的原因,也有政治态度取向上的原因。宋恕与章太炎私交甚笃,同为近代第一流的学者和思想家,彼此惺惺相惜,但在学问和政见上,分歧颇多,相互辩论,为后人留下很多思考。本文详细论述了宋恕的改革思想,但并不囿于改革本身,而是从多方面加以阐述,包括他自身思想的主线——儒法之辩,也包括他与同时代学人相互交流以及彼此思想的比较。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阐述,更全面深入理解宋恕的改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