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在综述了国内外洪水预报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辽河三江口地区的自然地理特性、暴雨洪水特性、水利工程运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根据所研究流域的特点,并结核实际防汛工作的要求,确定了采用确定性预报和统计预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现了辽河三江口地区各控制断面的洪峰预报和洪水过程预报。 东辽河下游出口控制站(王奔站)以上河长279km,集水面积10418km~2。东辽河流域水系发育较好,水利工程影响较小,水文资料条件较好,所以采用流域水文模型方法对各预报断面流量过程进行预报。新安江模型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应用较为广泛的流域水文模型,模型的特点是:概念清楚,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但由于模型采用的是蓄满产流机制,在湿润地区应用效果更好。东辽河流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在降雨形成径流的过程中,既有蓄满产流,又有超渗产流。针对东辽河流域这种产流特点,本文在新安江模型中加入超渗产流模式,将蓄满和超渗两种产流机制耦合,建立了新安江~陕北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东辽河流域的实时洪水预报。通过对各断面的预报精度的分析表明,这种改进的新安江~陕北模型能较好地适用于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两者皆有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西辽河郑家屯站为西辽河下游出口控制站,距上游通辽站170km,断面以上集水面积91368km~2。西辽河流域的特点是:水系发育极不完善,其支流乌力吉木仁河只有在较大洪水时才会影响下游来水;沿河建有多处拦河闸;流域下垫面条件十分复杂,有:草原、沼泽、沙漠等;流域内测站较少,资料条件很差。针对西辽河流域以上特点,采用了线性动态系统模型方法进行洪水过程预报,同时采用了相应流量法进行洪峰要素预报。 论文采用了理信息系统(GIS)、关系型数据库(Database)、Visual Basic等软件技术,开发了辽河三江口地区洪水预报计算机软件系统,为辽河三江口地区的实际防汛工作提供了方便、实用的技术工具,使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生产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