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域下翁贝托·艾柯诠释学理论探析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roy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翁贝托·艾柯是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哲学家、符号学家、批评家、作家,他在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贡献。对于艾柯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对艾柯的研究文论,发展到如今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学术队伍,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特蕾莎·科雷特的著作《玫瑰的命名:艾柯、中世纪符号和现代理论》,克里斯提娜·法罗纳托的《艾柯的含混:从中世纪到后现代主义》,诺玛·布沙尔和维罗妮卡·普拉瓦德利合编的《安贝托·艾柯的抉择:文化政治学与阐释的含混性》,在1995年还成立了专门研究艾柯的网站PortaLudovica,为研究艾柯相关问题的学者提供了方便。相较于国外的研究状况,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对于艾柯的研究许多只是针对他的小说,对其理论系统则缺乏全面、深刻的研究。艾柯出生于二战后的意大利,饱受战争摧残的意大利战后不断地流入各种思潮,艾柯进入都灵大学学习之际正是意大利文艺较为繁盛的时期,当时正读中世纪哲学与文学专业的艾柯受老师帕莱松的影响,将托马斯·阿奎那列为其研究对象,他通过论文《圣托马斯美学问题》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成功地进入意大利的学术圈。之后艾柯又专注于符号学研究,成为知名的符号学家,其美学与符号学的研究为他的诠释学美学理论提供了许多理论依据。1962年,艾柯发表了著作《开放的作品》,由此开始了对诠释理论的探讨。他认为读者在作品诠释中有重要的地位,多样化的诠释更具有美学欣赏价值。但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读者地位被无限的提高,读者在对作品的诠释中总会忽略文本和作者的作用,导致诠释偏向一极,让文本诠释的含义无限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艾柯在1990年以“推动并反思与人文价值判断和评价有关的学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发展”为主旨的丹纳讲座中提出了“过度诠释”的概念,以批判读者在诠释中被过分夸大的权利,他认为在诠释中应设立界限,并围绕诠释的标准提出了“文本意图”、“标准读者”与“标准作者”的概念,以此来规范诠释的限度。总的来说艾柯虽然提倡对作品的诠释,但诠释需要以作品为中心,寻求读者、作者、作品、世界这几个要素在诠释活动中的平衡关系,不可偏向某一因素。艾柯除了在学术领域如美学、符号学、诠释学等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他还将自己的学术理论观点运用于实践,创作了《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等多部小说,他严格按照批评家的创作要求来创作,不沉溺于文本游戏,其作品不仅涵盖了多学科的知识,还蕴藏着丰富的哲理与思辨特性。艾柯的诠释学美学理论在中西方美学与文艺学的发展中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参考价值,其综合性和协调性的理论品格为我们在理论学习中突破片面立场有很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无论是在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血液都是人类从古到今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对人类了解生命和自身的奥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对血液信息的探索历程中,“血型说”的发现是具有革命性意
本文首先据克尔凯郭尔的理论对自我进行界定,将自我视为与精神同一层级。从人的生存所显现出的双重性出发,阐述作为综合的人,即无限与有限、自由与必然、现世与永恒的综合。通过
人胚胎干细胞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生物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由于涉及人胚胎这一生命形成的初期结构,伦理争议铺天盖地,其研究之路充满艰辛与坎坷。因此,客观看待人胚胎干细胞技
选择乔姆斯基作为研究对象,不是因为他名气太大,而恰恰是因为他在哲学领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在国内更为严重。所以,本研究将主要关注乔姆斯基语言研究的哲学贡献,通过理
社会选择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如何实现群体理性决策。阿罗定理的结论否定了理想化条件下群体理性决策的存在,却并未否定符合特定社会现实条件下的群体理性决策。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