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人工养殖的2龄的西伯利亚鲟为研究对象,对其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及酶学进行了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西伯利亚鲟消化道的结构及生理特点,探究其消化吸收的机理,丰富鲟鱼类消化生理基础资料,为西伯利亚鲟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及养殖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西伯利亚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
1.西伯利亚鲟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研究
以体长56.5~74.5cm、体重1404.5~1800.1g的西伯利亚鲟为实验材料,对其消化道的形态解剖和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西伯利亚鲟的消化道从前至后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和直肠,食道与胃的分界不明显,形成一个“食道-胃过渡区”,胃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组织学研究显示:西伯利亚鲟的消化道由内向外一般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其中食道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含杯状细胞和粘液细胞。“食道-胃过渡区”已有腺体存在,说明食物的消化开始于此。胃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无杯状细胞,胃的粘膜表面有许多上皮凹陷形成的胃小凹,幽门部的胃小凹较贲门部和胃体部深;贲门部和胃体部中含有大量的胃腺,幽门部无胃腺。幽门盲囊的管腔内被向内深入的肌层分割成许多完全或不完全的囊腔:粘膜褶皱和褶皱上的绒毛纵横交错,形成网状。肠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间分布有大量的杯状细胞;粘膜褶皱的高度和数量、杯状细胞的数量从前至后递减:十二指肠粘膜褶皱细而高,上有许多绒毛;瓣肠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向管腔内突出并卷曲,形成螺旋瓣;直肠的粘膜褶皱矮且宽。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消化道形态和组织学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同时既有硬骨鱼类的幽门盲囊,又保留了软骨鱼类所特有的螺旋瓣肠,说明了其古老性及在进化上的特殊意义。
2.西伯利亚鲟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西伯利亚鲟消化道粘膜上皮的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食道复层扁平细胞的游离面密布着长短不等、形状盘曲多变的微嵴,粘膜表面有许多分泌孔。食道-胃过渡区粘膜上皮细胞由复层扁平细胞过渡到单层柱状细胞,其中柱状细胞分为纤毛柱状细胞和一般柱状细胞两种,前者的数量多余后者,纤毛柱状细胞是一种原始形态,仅存在于古老鱼类后裔的消化道上皮中。胃粘膜表面被分成大小不一的区域,即胃小区,胃小区的存在增加了具有消化活性的表面积。胃粘膜上皮细胞清晰可见,细胞间的界限非常清晰,胃体部和幽门胃细胞排列较整齐,胃体部细胞间有细胞间隙,幽门胃细胞排列较紧密,无细胞间隙,贲门胃粘膜上皮纤毛细胞的数量减少,柱状细胞数量增多,柱状细胞表面有许多褶皱,胃体部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呈球形突起,细胞表面除有褶皱外还有白色颗粒状突起,这种细胞表面的结构与前人报道的胃粘膜上皮表面为角质层有关,在鱼类中较少见。胃粘膜表面分布有胃小凹,其中以幽门胃中数量最多,未见微绒毛。幽门盲囊的粘膜表面有数量丰富、紧密排列、呈分支状的绒毛,无微绒毛,粘膜表面分泌孔数量丰富。肠道粘膜表面有微绒毛结构,十二指肠和瓣肠的微绒毛呈簇状,微绒毛的分布比较特殊,不是分布在上皮细胞的表面,而是“长”在上皮细胞的凹陷中,每簇微绒毛占据一个上皮细胞的位置,有的单簇分布,有的与相邻的绒毛簇聚集在一起构成更大的微绒毛簇,这种结构在有关鱼类消化道的文献中未见报道。瓣肠微绒毛的数量较十二指肠少,直肠的微绒毛短而密集,似苔藓状覆盖在粘膜表面。瓣肠粘膜表面肠绒毛呈指状以压缩的蛇形紧密排列,中间无间断,这是其独特的螺旋瓣结构的反映.
3.西伯利亚鲟消化酶活性分布的研究
对西伯利亚鲟胃、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和肝脏中的主要消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各消化器官的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胃>肝脏,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的次序为:胃>瓣肠>幽门盲囊>十二指肠>肝脏,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分别为:瓣肠>十二指肠>幽门盲囊>胃>肝脏。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消化道中胃是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器官,幽门盲囊和肠道是淀粉和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肝脏中消化酶的活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