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粘类芽孢杆菌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结构、化学修饰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fya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资源,植物内生菌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不使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可产生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症、抗病毒、免疫调节、降血糖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由植物内生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在内生菌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胞外多糖可以保护内生菌免受环境脱水,并在内生菌入侵植物时起着信号分子的功能。尽管目前对胞外多糖在内生菌与植物相互作用方面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但关于植物内生菌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报道还很少。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EJS-3)是从药用植物蔓生百部的根部组织中分离得到的植物内生细菌,本文系统研究了P.polymyxa EJS-3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结构特征、化学修饰及其抗氧化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利用单因素方法研究了影响P.polymyxa EJS-3胞外多糖的产量的诸多因素(如初始pH值、温度、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合成的最佳初始pH值和温度分别为8.0和24℃;产胞外多糖的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是蔗糖、酵母膏、KH2PO4和CaCl2;值得注意的是,蔗糖浓度是影响胞外多糖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当蔗糖浓度为160 g/L时,胞外多糖产量最高(22.82 g/L)。随后,利用响应面法对培养基组成进行优化:部分因子设计的实验结果表明,蔗糖、酵母膏和CaCl2是影响胞外多糖产量的显著因子;其中,蔗糖和酵母膏对胞外多糖产量具有正效应,而CaCl2对胞外多糖产量具有负效应;基于部分因子设计和最陡爬坡实验的结果,进行了中心组合设计以得到最优的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蔗糖188.2g/L、酵母膏25.8 g/L、K2HPO45 g/L和CaCl2 0.34 g/L,相应的最高胞外多糖产量为35.26g/L,是利用单因素优化结果的1..55倍。2.通过发酵液稀释、离心、乙醇沉淀和透析等获得胞外多糖的粗提物,然后利用大孔树脂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对P.polymyxa EJS-3胞外多糖乙醇初提物进行脱色脱蛋白研究。静态吸附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六种大孔树脂中,S-8树脂的脱色率和蛋白去除率最高;在最佳的静态吸附条件下(pH值6.0、温度35℃、吸附时间70 min),S-8树脂对粗多糖溶液的脱色率、蛋白去除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76.8%、78.9%和69.8%。而动态吸附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动态吸附实验条件下(流速2 BV/h、160ml的2.5 mg/ml的粗多糖溶液),S-8树脂对粗多糖溶液的脱色率、蛋白去除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84.6%、91.7%和81.3%。经S-8树脂脱色脱蛋白后的粗多糖样品依次使用DEAE-52和Sephadex G-100进行分级纯化后主要得到两个组分(EPS-1和EPS-2),根据Sephadex G-100纯化后的多糖干重和DEAE-Cellulose 52柱层析前的粗多糖干重的比例可知,EPS-1和EPS-2的得率分别为53.6%和4.8%。在高效液相色谱上,EPS-1和EPS-2均显示单一和对称的色谱峰,分子量分别为1.22×106和8.69×105Da。此外,12反应、CTAB反应、α-萘酚反应和蒽酮反应均证明样品中多糖的存在。3.通过多种方法对EPS-1和EPS-2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测定。对多糖的紫外扫描结果表明EPS-1和EPS-2在200-400 nm的波长范围内无最大吸收。单糖组成分析的结果表明EPS-1和EPS-2均是由甘露糖、果糖和葡萄糖组成的,其单糖组成(甘露糖:果糖:葡萄糖)的摩尔比分别为2.59:29.83:1和4.23:36.59:1。红外光谱分析EPS-1和EPS-2的红外光谱图基本相似:3422 cm-1处的峰是多糖O-H键的伸缩振动峰;2936 cm-1处的峰是多糖C-H键的伸缩振动峰,同时,可以看到在2936 cm-1处有两个吸收峰,进一步说明了果糖基的存在;在1500和1200 cm-1之间存在的峰对应于C-H键的变角振动峰;而1128和1014 cm-1之间存在的峰对应多糖骨架C-O-C和C-O-H的伸缩振动峰,同时,在1100和1010 cm-1之间仅有两个吸收峰,进一步证明了EPS-1和EPS-2主要是由呋喃糖组成的;在926 cm-1处的吸收峰是由果糖基的吡喃环的伸缩振动引起的;811 cm-1处的峰是甘露糖残基的特征吸收峰。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的结果说明EPS-1和EPS-2中的葡萄糖和甘露糖基不含有1→3和1→4连接的糖苷键。甲基化反应和气质联用分析的结果说明,EPS-1和EPS-2均是由(2→6)-连接的β-D-果糖基构成的主链,以及位于支链末端的果糖基和甘露糖基,而少量的葡萄糖基则一般位于主链的末端。而13C核磁共振的结果表明EPS-1和EPS-2均是由(2→6)-连接的β-D-果糖基的主链,和位于果糖基1位的甘露糖和葡萄糖基的支链构成的典型的果聚糖结构,且EPS-1和EPS-2的分支度分别为10%和13%。而刚果红反应的结果表明,两种多糖都不含有三螺旋结构。4.外抗氧化实验说明,胞外多糖具有较弱的还原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中等的H202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脂质体过氧化抑制效果;较强的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多糖样品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顺序为粗多糖>EPS-2>EPS-1.体内抗氧化实验说明,给由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灌胃胞外多糖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鼠的脾指数和肝脏指数,从而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此外,给衰老小鼠灌胃胞外多糖还能有效地提高体内的抗氧化酶和TAOC的活性,而降低体内的脂质体过氧化的水平。因而,由P. polymyxa EJS-3产生的胞外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和体内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5.通过乙酰化、磷酸化和苯甲酰化制备了不同的胞外多糖的衍生物。与未衍生化的胞外多糖相比,衍生物的总糖含量均降低;此外,衍生物的分子量也均降低。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均证明了胞外多糖的衍生物已被成功制备;且胞外多糖的乙酰化和磷酸化取代度分别为0.53和0.048。体外实验表明,通过化学修饰可显著提高胞外多糖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且修饰物的体外活性呈现浓度正相关。不同取代物的活性也不相同,其中超氧自由基清除活性的顺序为B-L>Ac-L>P-L>胞外多糖,羟基自由的清除活性顺序为P-L>Ac-L>B-L≈胞外多糖,还原力大小顺序为Ac-L>P-L> B-L>胞外多糖。此外,胞外多糖及其衍生物对肿瘤细胞BGC-823的抑制率顺序为P-L>B-L>Ac-L>胞外多糖。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主要根据皮尔斯比率图解讨论了山东临朐山旺地区玄武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研究表明,在山旺南部玄武岩中,原生的碱性橄榄玄武岩浆通过分离结晶出5%~13%和15%~28%的单斜辉石,
鸟虫篆—作为文字历史上几近消失的神秘符号,只是在书体字的形式中能看到,但字体不易识别更不用说对它进行现代设计的尝试。本文立足于字体设计视角对鸟虫篆进行剖析:首先理清鸟虫篆的历史背景,其次对它的字体形式进行笔画的拆分与重组解构,包括结体、构形、笔法等。本论文以“拆分与解构—鸟虫篆字体实验设计研究”为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索研究鸟虫篆字体为视觉启发的实验字体设计;通过对中国传统字体设计的文化传承研究,从
列车交会时车体两侧压差影响列车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和舒适度。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流动的雷诺平均N-S方程和SSTk-ω两方程湍流流动模型,采用重叠网格技术,模拟高速列车
目前,蛋白质体外重折叠复性技术已成为基因工程蛋白质产业化的瓶颈问题之一。蛋白质体外重折叠过程中聚集体的形成是制约蛋白质恢复正确空间结构的一个主要原因,向复性体系中
通过对广西各大旅游区历年的气候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这些旅游区最适宜旅游期和不适宜期,为人们在广西旅游活动提供参考.
《中国医史三字经》是普及中国医学史的通俗读物,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三字经』形式写成。其内容起于远古,迄乎近代,介绍重要医家九十八人,著名医书八十二种,对于基础医学,临床
低聚半乳糖是由2-10个半乳糖基和葡萄糖基通过糖苷键连接的碳水化合物。商业化的低聚半乳糖以乳糖为底物,利用微生物β-D-半乳糖苷酶催化半乳糖基转移反应来生产。低聚半乳糖
评估了水环境质量现状、剖析了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了总量控制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并从面源污染控制、总量分配技术、总量控制因子和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