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程度的加深,城乡基础公共服务出现了较大差异。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十九大中则进一步从城乡统筹走向了城乡融合,公共服务供给重心不断向农村倾斜,使得农村公共服务的建设有大幅改善。山西省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资源型经济省份,也不例外,甚至存在较大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为此,山西省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本文以山西为例,尝试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山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有所借鉴。本文从理论上明确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的目标,并从消费激发、劳动生产率提升以及收入差距调节等方面对政策效果进行了理论阐释。通过对山西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的梳理,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把握其发展脉络和一体化的趋向。实证方面通过泰尔指数对山西省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效果进行分项测度,建立指标体系衡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进而通过固定效应和双重差分模型综合测度其一体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生产和经济发展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对山西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提升山西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应注重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制度建设,坚持长期对城乡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维护,并进行针对性政策扶持。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观点:(1)尝试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目标导向下,从经济理论角度阐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对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生产和收入差距产生的效果。其目标首先是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其次通过消费激发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最后通过收入调节效应缩小城乡差距。消费激发效应是指城乡公共服务供给通过对生活成本及预算约束的影响带来城乡消费的增加。生产率提升效应是指公共服务在内生经济增长中的直接影响以及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间接影响,提高社会生产率。收入差距调节效应一方面来自城乡公共服务的拥挤效应与溢出和集聚效应的对比,另一方面来自其对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的再分配、供给机制改善及转移支付。(2)重点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山西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政策进行梳理,发现山西省各项公共服务在经历了低水平的一体化、差异发展后逐步走向一体化的趋势,并对其一体化措施中的制度建设、供给优化、保障完善等方面分别进行探讨。(3)通过对山西省各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效果的分项测度,发现不同领域的公共服务政策效果存在差异。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均呈现农村优化速度快于城市的特点;城乡医疗卫生人员差距的缩小快于医疗设备,人均医疗支出差距明显降低;城乡就业变化趋势不显著;城乡社会保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4)通过对山西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的测度和政策效应的综合测定,发现近年来山西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逐步上升,其一体化水平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城乡居民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