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IV疫苗研究是当今全球医学界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HIV在世界范围内的无情肆虐以及艾滋病毁灭性的临床进展只能寄希望于一种有效疫苗的出现才能控制。HIV/AIDS研究需要一个良好的动物模型可以模拟HIV整个感染过程包括从病毒进入、复制、疾病表现的所有事件。与HIV同科同属的动物慢病毒EIAV与HIV在基因组结构,基因编码蛋白及基因调控方式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EIAV的逆转录酶、蛋白酶、dUTP酶、包膜糖蛋白和核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与HIV的相应组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在众多的实验室和临床应用疫苗中,传统的减毒活疫苗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我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沈荣显等研制成功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减毒疫苗(DLV)和驴皮肤细胞减毒疫苗(FDDV),这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大规模应用的慢病毒疫苗。该疫苗研制成功,打破了慢病毒不能免疫的禁区,使人们看到了慢病毒疫苗免疫预防的希望。EIAV病毒的独特性在于:尽管存在急性的病毒复制和快速的抗原变异等特点,但超过90%的感染马通过建立对病毒复制严格的免疫控制而最终由慢性感染阶段过渡到无症状非显性的病毒携带状态。因此EIAV感染系统是研究慢病毒复制和疾病自然免疫控制的极好的动态模型,其病毒动力学、免疫反应和保护的研究将帮助我们了解中国EIAV疫苗的免疫机制,为新型HIV疫苗的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为了阐明中国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致弱及免疫保护的分子机制,给其它慢病毒的免疫预防提供借鉴,本实验室首先构建了FDD-EIAV感染性克隆(pLGFD3)并获得其衍生病毒(v-pLGFD3-8),根据对EIAV弱毒疫苗传代过程中的四个经典毒株(强毒株LN40及D510和疫苗株DLV及FDDV)测序分析中显示的强毒株和疫苗株结构蛋白和辅助小分子读码框内存在大量的一致性的稳定突变的特点,并结合结构和功能分析推测出其中某些位点与病毒毒力的降低以及免疫保护增强有密切联系。进而在此基础上,以pLGFD3-8为骨架,构建了包含4个env基因内稳定回复突变位点的嵌合毒感染性克隆pMFD5-4,并获得了其衍生病毒(v-pMFD5-4)。同时还成功构建了用EIAV-LN40相应基因成分替换EIAV-FDDV的大部分env和整个S2基因片段的嵌合毒感染性克隆sFDLN11,及其衍生病毒(v-sFDLN11)。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EIAV具有不同毒力毒株的gag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强毒株和疫苗株的基质蛋白(MA)和p9进行二级结构模拟,分析了存在于gag基因上的两个疫苗株与野毒株相比,出现的一致性突变位点对相应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然后以pLGFD3-8为骨架,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对gag基因内稳定突变位点进行回复突变,获得了一株具有感染性的携带强毒株gag基因特征的嵌合毒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又以相同的技术路线,在此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整合了env和/或pol基因的回复突变位点,获得了一组分别具有强毒株不同gag、pol、env基因特征的嵌合毒感染性克隆(pLG5-3-1和gpemu12)。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将所改造的突变克隆转染驴胎皮肤细胞(FDD)以及驴单核巨噬细胞(DL),并用逆转录酶活性检测和RT-PCR方法验证其感染性。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pLG5-3-1(衍生病毒为v-pLG5-3-1)和gpemu12(衍生病毒为v-gpemu12)与v-pLGFD3-8、v-sFDLN11进行动物接种试验。将9匹EIAV阴性健康马分为4组,第1组(15#和17#)接种疫苗克隆毒(v-pLGFD3-8),第2组(18#和19#)接种替换克隆毒(v-sFDLN11),第3组(23#和24#)接种突变克隆毒(v-pLG5-3-1),第4组接种(25#和26#)突变克隆毒(v-gpemu12),同时设第5组(31#)作为非接种对照组。接种动物的监测包括临床症状记录、血常规分析和对马血浆病毒载量、马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和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杀伤功能进行动态跟踪检测。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将疫苗株感染性克隆在gag基因上进行向强毒株进行的回复突变(和基因替换)而制备的嵌合病毒均导致接种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马传染性贫血病的典型临床症状,说明gag基因上的这些位点与EIAV野毒株的致病性相关。本研究还对接种不同EIAV嵌合克隆和疫苗株动物的病毒动力学和细胞免疫反应主要指标进行了严格的跟踪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将十分有助于我们了解EIAV疫苗的作用机理和免疫保护机制。为新型HIV疫苗的设计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