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GM-CSF在硬脊膜损伤修复中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OQIANG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肉眼大体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评价外源性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实验性硬脊膜损伤修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硬脊膜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7只,分别行L3椎体全椎板减压,制造破损面积约为0.2×0.2mm的硬脊膜损伤动物模型,将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9只实验动物:A组:采用自体筋膜进行修复,局部注射生理盐水0.2ml;B组:采用生理盐水浸泡后的人工硬脊膜修复,局部注射生理盐水0.2ml;C组:采用GM-CSF浸泡后人造硬脊膜修复,局部注射GM-CSF0.2ml;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1W、2W、4W各处死3只实验动物,完整取下包括周围组织及修复材料在内的脊髓节段长约2cm,分别行大体肉眼观察记录不同时间段各组硬脊膜修复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和周围瘢痕组织的生长情况进行评价;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不同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表达进而评价不同处理因素对硬脊膜损伤修复过程的影响;免疫组化采用灰度分析对硬脊膜损伤修复部位白介素(IL)-1和IL-6在胞浆内的阳性表达大面积进行对比,权衡各处理因素在硬脊膜损伤修复过程中作用。结果大体肉眼观察结果:1W处死的实验动物中,各组硬脊膜修复程度相当,C组周围肉芽及瘢痕组织生长较其他两组旺盛,可观察到B、C两组人造脊柱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较轻易于分离,而A组自体筋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较严重不易分离;2W处死的各组实验动物中A、B两组周围肉芽组织及瘢痕生长情况相当,C组肉芽组织及瘢痕生长生长情况较前两组明显增加,硬脊膜缺损处修复效果显著,A组自体筋膜与硬脊膜及周围组织粘连明显,界限消失,B、C两组粘连较轻,易于分离;4W处死的各组实验动物中,各组硬脊膜缺损均以修复,各组修复部位周围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均较前明显曾多,差异不明显,但A组粘连明显,B、C两组人造硬脊膜与周围组织粘连轻易于分离。HE染色观察结果:对三组实验动物标本染色涂片,观察硬脊膜修复部位粒细胞、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发现,C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观察到C组细胞表达明显多于其他两组,A、B两组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三组实验标本中处理因素对IL-1、IL-6的表达发挥主效应,其中以C组最为明显,处理因素与作用时间二者之间无交互作用。结论外源性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硬脊膜损伤修复过程中能起到趋化、增殖破损硬脊膜周围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缩短硬脊膜损伤的修复时间,同时,GM-CSF促进周围结缔组织的生长,使得破损周围局部加压,减少空腔的形成,间接的促进了修复的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在山羊模型上观察自行设计的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系统固定融合的效果。方法:16只成年试验波尔山羊,随机分成4组,即自行研制的上胸椎前路钢板固定组(A组),前路未塑形Orion
背景:癫痫是一过性或反复发作的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起的临床发作综合征。影响癫痫手术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心理因素、术前评估结果、年龄、致痫灶大小、数量、位置及其病
背景:退变性椎间盘病是导致各种脊柱退行性疾患的主要原因。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椎间盘突出的前提和病理基础。椎间盘退变时其细胞减少且功能退化,髓核脱水,合成蛋白多糖能力减弱,胶
目的制作一种能将磨损颗粒介导的生物性松动和假体微动引起的机械性松动较好结合在一起的人工关节假体松动动物模型,初步验证该模型在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拓展性课程中通过融入自主实验探究,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使得拓展性课程具有了生发性,成为基础性课程的有益补充,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同
背景:前期试验构建的羟基丁酸-羟基辛酸共聚体一体化骨软骨支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而且降解产品无毒性等特点。目的:将兔肾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羟基丁酸-羟基辛酸
汉画像石中有很多"鱼车图",很多学者认为是河伯出行图,但笔者认为"鱼车图"和文献记载的河伯出行形象不符。琴高骑鲤鱼升仙的故事在汉代已很流行,"鱼车图"应当是模仿这一故事。坐在
目的为经坐骨小切迹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髋臼后柱骨折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用60例正常成人骨盆CT数据(男30例,女30例),导入Mimics14.1行三维重建,观测骨盆三维模型髋臼后柱的纵
广西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之一,其造园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启发。现代社会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更甚。基于此的生态景观设计成为一种必然
综述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的研究现状,为护理人员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从而降低PICC拔管困难的发生;对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