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自1981年美国报道首例艾滋病以来,HIV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蔓延,至今已在189个国家流行。目前我国已报告HIV感染者22万多例,死亡2万多人,估计感染者已达70万例。海南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以及旅游城市,艾滋病发病上升迅猛,虽已在全省艾滋病预防和宣传教育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现场经验和理论基础,但对于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较为落后的黎族地区艾滋病预防监测及健康教育仍十分薄弱,沿用原有的干预措施效果不一定有效,因此开展黎族地区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的研究对我省艾滋病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目的1、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吸毒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通过交换清洁针具,降低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比例。2、通过对黎族地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水平和行为特征调查,探索针对农村的艾滋病控制措施,从源头上切断艾滋病传播途径。3、通过培训乡村医生和村干部,在性活跃人群开展同伴教育并对中学生讲授艾滋病预防知识课程,探讨农村地区艾滋病控制策略。4、通过调查旅游区宾馆安全套及宣传资料的消耗情况,了解安全套使用知识及行为的现状。5、通过在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建立安全套市场营销体制,改变政府以及社会对艾滋病预防的错误观念,有效阻断艾滋病经性行为传播的途径。研究方法1、选取514名1999年7月至2000年12月进入戒毒所的强制及自愿戒毒人员,进行抗-HIV、抗-HCV、HBsAg和梅毒检测;2、对琼中县及万宁市辖区内居住3个月以上年龄为15-49岁的流动人口共251人进行艾滋病知识调查;3、随机抽取5个自然村进行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并在中学生中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由项目成员讲授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4、每天固定观察100间双人客房,每间客房放置2只安全套及针对男性和女性人群的两种不同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材料;5、在娱乐场所常规放置安全套和宣传资料,对桑拿、发廊等提供或者可能提供性服务的三陪小姐420人进行艾滋病、淋病、梅毒、衣原体等感染状况检测。研究结果1、静脉注射吸毒占33.85%,其中共用注射器占24.70%,抗-HCV抗体和HBsAg阳性率分别为36.21%和27.01%,显著高于口吸人群。性行为中未使用安全套占66.51%,检出1例HIV阳性;2、黎族村民对性病传播、预防等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在6.42%-84.40%之间,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为9.09%,过去30天使用率为5.46%,安全套方便获取率为10.00%;3、培训后乡村医生艾滋病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提高了5.42%-63.64%,其中39.39%乡村医生的艾滋病知识来源于项目培训。中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提高了25.63%-75.63%,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正确回答率提高最明显;4、40天共投放安全套8000只,消耗1569只,消耗率为19.61%,使用350只,使用率为4.38%;平均每天客房安全套消耗率为39.23%;5、干预1年后,服务小姐淋病、衣原体和梅毒感染率分别由11.03%、7.58%和3.57%下降到1.27%、0.00%和1.27%,未检出HIV阳性。服务小姐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比例从14.25%上升到90.45%。研究结论1、共用注射器和无保护性行为是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高危因素;2、黎族人群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是容易受到艾滋病攻击的脆弱人群;3、乡村医生培训是农村艾滋病预防的有效措施;中学生健康教育干预是控制艾滋病的长远措施;4、在旅游区宾馆放置安全套和艾滋病、性病宣传材料对特定人群有较好的健康防护作用;5、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性病、艾滋病发病率。本研究的创新点1、在我省首次采用同伴教育、交换针具及市场营销的干预方法,从心理上改变吸毒人群对自身行为的认识,改变了吸毒人群的不良行为。2、首次在海南省黎族地区宾馆房间放置安全套,是开展艾滋病、性病预防方法的初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