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民成俗”一直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的理想,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国家统治力量对地方社会的控制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学界曾对种种实际的政治和经济措施进行研究,有丰厚的研究成果,本文拟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来观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南宋为主要时间段,以吉州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通过考察唐宋以来夫子庙与州县学的关系,梳理出唐宋以来学校逐渐普及、地位日益重要、负有国家政治期待的孔子庙融入学校的建筑空间内、并逐渐成为学校主体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转变实际体现了宋代政治环境的变迁,即是由北宋士大夫所提倡的“回复三代”的理想而引发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变革,对人才教育的重视,使得宋代屡有兴学运动,带有政治色彩的学校在地方州县得到普及。由此,以往国家把推广夫子庙作为实现其政治期待的主要方式,转而归之于学校。学校吸纳了夫子庙建筑形式的同时也充分结合了夫子庙的“王化”功效,成为政府深入地方社会进行风化的宣传基地。由于学校具有实际培养国家人才的功能,就学的士人通过学校,有机会成为官员,进入国家的统治阶层,现实利益的驱动使学校对社会风化的导向更加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和推动力。 学校确立为国家深入地方统治的基地后,成为地方政府传达其统治理想的平台。南宋时期,以士大夫为祭祀主体的士人祠祀大量兴起。在此期间,学校普及并深入到了地方州县。和孔庙祭祀相似,士人祠祀也在逐渐集中到了学校,二者共同构成官学祭祀空间。地方官员更是兴建士人祠庙的直接倡导者。具体到吉州地区,地方士人祠祀大量出现的现象也是在南宋时期,地方政府积极按照官方意志在学校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兴建地方士人祠庙,把“乡之贤者”和“官之贤者”按照一定的精神原则逐渐纳入统一的官学祭祀空间,和夫子庙一起共同体现教化一方的政治努力。不仅吉州地区,南宋时期普遍存在的“先贤”类祠庙中受到祭祀的人物包括了地方社会中乡之贤者和官之贤者。发展到元明两代,名称和内涵逐渐被“乡贤祠”和“名宦祠”所“侵夺”。概念的“逐渐澄清”,使得祠庙所代表的精神意义更加显著。 在吉州地区,学校和孔子祭祀、士人祠祀相结合,反映出南宋时期国家提倡忠义精神的政治导向。忠义精神依托祠庙化成直观的实体,在广大士民中间得以涵育养成。在这样精神的倡导下,地方士人祠庙本身经历了从单一祠庙祭祀到主题祠庙祭祀的变化过程,体现了政府努力规范地方社会秩序,塑造出统一的地方风尚,整合并强化本地地方传统的意旨。由此,士人祠庙兴建的过程体现了政府力量对地方秩序和风尚的,或明或暗的显示出政府通过官方意志塑造士人祠庙,希望藉此涵育尽忠为国的政治理念,并消弭和对抗地方非官方信仰的侵蚀,从而在意识形态上达成政府对地方社会控制。兴建学校和祠庙,得到当地士人的积极支持,在这个问题上,二者十分协调一致,反映了兴学和立祠促进了地方利益和儒家精神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