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出土的魏晋南北朝及隋时期鸡首壶进行了型式划分,建立了完整的鸡首壶型式坐标;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期,建立年代序列;在分期的基础上,考察了各期鸡首壶的空间分布特征,由起初的一个“点”到“面”的变化;同时对鸡首壶的区域分布做了初步分析,归纳了各区鸡首壶的特征。揭示了鸡首壶在魏晋南北朝及隋300余年时间里历经了在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两度繁荣后,在隋走向衰败,最终消失的过程。最后探讨了鸡首壶的渊源与衰败的原因。论文内容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阐述了选择该题目的缘由,并总结了目前国内以往学者对鸡首壶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为鸡首壶的类型划分,依据鸡首壶颈部的不同,将其划分为A、B两型,根据腹部的不同,将A型划分为四个亚型,B型划分为两个亚型。总结鸡首壶的演变规律。第三部分为鸡首壶的分期与年代,在年代判断上,以纪年墓为基线,参照原报告的年代分析,根据鸡首壶的自身演变特征,分为六期:第一期,为初创发展时期,其年代为东吴中——西晋晚期;第二期,为繁荣时期,其年代为东晋时期;第三期,为鸡首壶在南方的衰落时期,其年代为南朝宋、齐时期;第四期,为历史转折时期,其年代为南梁以后及北朝北魏晚期;第五期,为再度繁荣时期,其年代为北齐、北周时期;第六期,为衰落、逐渐消失时期,其年代为北周末期——隋。第四部分为鸡首壶的空间分布与分区,在分期的基础上,考察了各时期鸡首壶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分析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及原因,从鸡首壶的角度看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状态与时间。根据鸡首壶的分布与自身特征,分为五个区,分别为长江下游区域、长江中游区域、西南区域、闽广区域及黄河中下游区域,探讨了各区域鸡首壶的胎釉特征、窑口推断,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冲击、交流、借鉴等问题。第五部分为鸡首壶的渊源与衰败,本文认为鸡首壶是由三国时期的直口罐结合了东汉以来的堆塑艺术发展而来,后受到盘口器的影响,最终形成别具一格的器形。对于隋之后鸡首壶的衰败的原因,笔者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在器形上演变为双龙柄壶;二是由于唐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一定转变,在种种因素下,促使盛行了300余年的鸡首壶走向了衰败,退出了历史舞台。第六部分为结语,对论文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