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艺术肇始于民间文化,发展于各绿洲城邦国的宫廷及都府、官邸,经过整合发展,形成了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大众性的艺术特征,它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其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是维吾尔音乐的脊梁,也是打开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金钥匙,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融合之后的现实载体和活标本,有“东方音乐明珠”之美誉。《十二木卡姆》由十二套组成,每套木卡姆又由“琼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构成。“琼乃额曼”部分重点阐述了维吾尔人的哲学思想和精神追求,旋律和节拍比较复杂,能够表演“琼乃额曼”的民间艺人,被大众称为“木卡姆其”;“达斯坦”(意为“叙事长诗”)部分,又区别于文学方面单纯的叙事长诗,是兼采维吾尔族口头文学与维吾尔族民间音乐而成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形式,根据其表现内容的不同,维吾尔族“达斯坦”大致分为“爱情达斯坦”、“英雄达斯坦”、“历史达斯坦”、“神话达斯坦”和“宗教达斯坦”五类。该部分中的乐曲基本上都是从维吾尔人民中广泛流传的传说和叙事长诗中选取的片段;“麦西热甫”部分由3至5首乐曲、歌舞曲构成,在民众的各种聚会场合,民间艺术家们都会演唱“麦西热甫”,为群众性自娱舞蹈伴奏,这些乐曲具有歌舞曲性质,在场的群众跟着它的节拍跳舞,把情绪、气氛推向高潮。本文笔者选取《十二木卡姆》的第二部分“达斯坦”为研究视角。众所周知,维吾尔族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是以著名的爱情达斯坦《艾里甫与赛乃姆》为蓝本改编创作的,在该剧中共有20个唱段直接来自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中8套木卡姆的达斯坦部分的旋律,由于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是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搜集整理之后创作的第一部歌剧,同时也是影响力最广的一部,因此选取此部歌剧为研究个案。文章以对比研究为主,综合运用民族音乐学、民俗学、音乐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中“达斯坦”的旋律与维吾尔族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中的唱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二者在形式上(传承模式、表演场合、表演形式和伴奏乐器)和音乐本体(旋律、节奏节拍、调式、音列)上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是如何借鉴传统音乐得以成功创作,揭示其创作的手法和特点,从而为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尤其是《十二木卡姆》的多样化传承提供理论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