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三种研究 ——以版本校勘为中心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x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元刊杂剧三十种》中,《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张鼎智勘魔合罗》和《死生交范张鸡黍》是现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元曲选》《酹江集》三个明刊本的剧目。通过对各剧版本的校勘对比,窥探其版本特点,以进一步认识元杂剧版本的流变及成因。元刊本是后人将元杂剧小册子收集整理而成的辑本,各剧体例与板式不一,刊刻粗糙。明刊本分为宫廷表演本和案头本,刊刻精美,范式统一。元杂剧的文本构成要素主要有总题、题目正名、曲、道白、科、科诨和脚色。元刊本总题体现其商业性质,同时说明现存元刊本不能代表元杂剧的最初面貌。题目正名有概括剧情、品题人物、宣传和散场宣念的作用,依版本性质各有侧重。在曲方面,明刊本较元刊本更加整饬,遵循曲格,与道白配合,各剧在借宫、子母调、唱尾声这些特殊格式上也有较大差异。明刊本对元刊本原有的道白继承修正,将“开”演化为上下场形式。作为全宾本,明刊本道白的数量也远远多于元刊本,记录各脚道白,随之也记录各脚科泛。受其它戏曲形式的影响,不同案头本在科泛的提示语上也有“科”“介”的差异。在科诨方面,各本展现了元杂剧表演与案头阅读的双重性质。到了明代,元杂剧脚色出现分化与整饬,体现其类型化与规范化的特征。
其他文献
农药是指用来预防、消除或驱除有害昆虫、线虫、真菌、杂草及其它陆生或水生生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或其混合物。在习惯上,它常分为除莠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三类。它们在农业上分别用于控制杂草、昆虫和植物病原菌。
期刊
近年来随着微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了微流控器官芯片模型的建立。微流控器官芯片作为一种能够模拟器官中的组织和细胞结构及生理环境的微流控设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其中微流控肺器官芯片是最早研究的微流控器官芯片之一,与常规体外细胞和动物模型相比,微流控肺器官芯片模型模拟肺生理和病理条件更为精准,对呼吸系统疾病、药物开发及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微流控肺器官芯片的原理、制造、模拟呼吸系统
随着煤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场地土壤有机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推进生物修复技术在化工场地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描述了我国煤化工企业分布与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特征,从生物刺激和生物强化的角度介绍了煤化工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分析了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现存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可能的解决思路。
祛腐生肌是溃疡外治法的总则,我们从1992-1998年的几年间,将丁桂散作掺药用于治疗溃疡,以达“煨脓祛腐”之目的,取得了满意疗效.治疗方法全部病例溃疡早期(脓腐未脱阶段)均采用了桂散作为去腐药.一般情况下,将丁桂散均匀地掺在疮面上,盖黄连膏,一日一换;有疮窦存在时,用黄连膏纱条蘸丁桂散填于
会议
带状疱疹是一种多发生在春冬两季的皮肤病。中医传统称为“缠腰火丹”、“蜘蛛疮”、“火带疮”、“甑带疮”、“蛇串疮”等。由于本病发作突然,进展迅速,常伴有灼热刺痛,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疾病的临床经过,分型论治44例,取得良好疗效,予以报告。
期刊
筋攣(狹窄性腱鞘炎)为临床上常見疾病之一、本病虽然并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經常性的程度不等的疼痛妨碍着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举一动,有着或大或小的患肢的病廢情况,而且病程很長,对病人来說,总究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而在临床治疗上,又不易迅速有效。近年来,中、西医师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报道,經常見之于文献,治疗方法颇多。例如针灸疗法,局部封閉,局部注射氫、考的松,及手术松解术等,但尚未見有外
期刊
研究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是从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脱落到外周血循环中的癌细胞。这些细胞的数量,表型和遗传信息可为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然而,目前的CTC富集技术存在效率低,通量低,下游分析困难等诸多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设计了一款具有梯形横截面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可以高效,快速的富集CTC。材料与方法:本文设计的微流控芯片是由一个具有梯形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多采用颈椎牵引治疗。而传统的滑轮牵引和新近的支架支撑牵引法,操作复杂,制作难,造价高,必须到医院治疗,给患者就医增加了诸多困难。为此,笔者制作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气囊枕,进行颈椎病的家庭自我牵引治疗。经临床应用观察,取得良效,故特作介绍。具体制作方法是,购置血压计的橡胶气袋、充气皮球和气阀各一件(价共10元左右)。将充气皮球及气阀与橡胶气袋上长的一根胶管相连接
期刊
《敬斋古今黈》为元人李冶所撰考证类笔记。李冶本名"治",后更名为"冶"。是书现存版本主要有十二卷本和八卷本两个系统,分别源自两个不同的祖本。通过对此书现存版本及其源流的梳理,发现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点校本存在不少疏误。在深入比勘后,文章共掇撷九类校改现象,各举例证,冀以阐明在校勘、整理此书时所应注意的各项问题。
《史记》成书后,在流传过程中经历多次传抄、校勘、刻印,形成诸多版本,不同版本间差异较大,版本系统和异文状况复杂。目前已知的《史记》版本中,唐抄本是时间较早的本子,更接近于《史记》的原貌。本文主要以敦煌文献中所存P.2627唐抄本《史记》为例,从文字异同和书写格式等方面探讨唐抄本《史记》的版本及校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