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及其邻近区域弧-陆碰撞带现今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来源 :测绘学报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fh2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之间的弧-陆碰撞带是一个具有复杂构造形式的汇聚型板块边界带,是西太平洋构造域现今火山、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俯冲为主兼有碰撞,影响了我国大陆边缘乃至整个板块内部的动力学过程以及构造应力分布。因此该弧-陆碰撞带现今的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性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弧-陆碰撞带的地壳形变、地震活动性以及相应地动力学机制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球重力场、天然地震以及GPS观测成果等多元数据对弧-陆碰撞带地壳岩石圈各主要构造单元的空间分布、几何形态以及区域地震活动性进行了细致研究分析;根据研究区域GPS观测资料空间分布不均且分布范围较大的事实,推导了适用于大尺度GPS应变计算的数学模型;结合GPS水平形变速度场,给出了研究区域现今地壳总体水平形变图像并深入分析了台湾造山带、马尼拉俯冲带、海峡西岸等重要分区的内部水平形变特征;根据GPS观测成果分析了台湾造山带西南部地区构造逃逸过程的地壳水平形变场,结合地震波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逃逸现象的动力学机制。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地壳内部主应力参数反演结果显示台湾造山带内部应力场自北向南扇形打开、自东向西发生逆时针偏转,主应力方向的横向传播可能受到台湾造山带内部N-S向不同地质单元之间无震的走滑边界断裂的调节作用。2.发现集集地震后菲律宾海板块沿琉球海沟的俯冲作用显著增强,并沿板块俯冲方向形成了明显的震源深度梯级带;欧亚大陆板块对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作用也显著加强,形成了明显的东向俯冲的震源深度梯级带;台湾海峡内部及海峡西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显著增强,增强区域主要位于泉州至福州之间近海。3.发现集集地震对区域地壳内部应力分布的影响主要其中在地壳上部圈层17km深度以内,而对区域地壳下部圈层应力状态影响较小。集集地震前后台湾造山带内部各地质单元之间无震滑动边界对于应力场的横向传播调节作用显著增强。4.分别推导了基于球坐标的多面函数GPS应变率计算模型以及基于球面、椭球面的最小二乘配置GPS应变率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技术解算具有确定边界的任意球面单连通区域面积的方法,实现了球坐标多面函数进行局部区域的内插计算。5.发现弧-陆碰撞带水平形变速度场在台湾造山带内部24°N位置存在矢量方向整体分区旋转现象,提出相应的转换机制是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大致在24°N处发生的转换作用。即由南部对台湾造山带的斜向挤压汇聚转换至北部对琉球海沟的俯冲作用。菲律宾海板块向北倾折下沉导致作用于欧亚大陆被动型大陆边缘的挤压作用迅速减小,因而在24°N以北地壳水平形变主要受到了来自欧亚大陆板块一侧的影响。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的转换可能与板块缝合带的纵谷断裂的剪切走滑活动相关。6.发现台湾东北部外海沿琉球海沟的应变分布在加瓜海脊处出现趋势分化,反映出西菲律宾海盆与花东海盆之间刚性旋转在方向与量级上并不一致。7.提出了台湾造山带西南部构造逃逸过程中上、下地壳的解耦机制。认为西南部近海地壳10km深度以内存在的刚性块体与恒春半岛之间形成一个相对较窄的非封闭型边界,在造成台湾西南部下地壳塑性物质流沿该通道持续挤出。同时阻碍了其上覆的脆性地壳向南平移,由此造成了该区构造逃逸过程中上、下地壳的解耦。
其他文献
<正>一、引言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是一项以实现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为目的,管理、配置各种建设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管理中,管理者根
跨区基地化训练是贴近战场实际,旨在提高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和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训练模式。发展这种训练模式,必须紧盯未来战争样式,不断使训练与实战一体化紧密对接,让战斗力标
报纸
中国戏曲的身段,是一门内含丰富、形态多姿、程式规范、色彩鲜明的功课。数千年来,经过无数艺术家的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逐步形成了有着戏曲身段独具的艺术特色和神韵。它是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分析研究酿酒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测序方法简单、通量高、速度快和准确度较高等特点。本文在阐述高通量测序技术特点和测序平台的基
减少手术创伤始终是快速康复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在目前的加速康复外科研究尤其是复杂手术,如妇科肿瘤手术中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尊重学习曲线、全面规划手术方案、总结失利经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即"面"与"体"的造型转换的思维。本文根据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特点,以传统结构设计教学存在的弊端为切入点,提出专业课程之间"面
电化学氧化技术是在电流作用下,废水中的污染物在电极上或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分解或转化成无害物质的过程。因其设备体积小、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与环境兼容等
压电泵是利用压电体激发的振动直接作用于流体,使其产生动压或流量输出的一种新型流体泵。相对于传统泵,压电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无电磁干扰、输出特性易于控制等诸多优
<正>据报道,柔性电子"皮肤"可以让机器人或假肢具有类似人类的触觉。然而,现在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科学家们声称他们开发的"皮肤"具有比人类更好的触觉敏感。这款"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