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法办理家庭犯罪案件的意见》中刑事政策的解读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yili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家庭暴力不时发生,并日益频繁的出现在公众的关注范围之中,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基于这个原因,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以及司法部于2015年3月2日联合出台了《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司法解释文件。刑事政策与刑法规范二者的关系是不可以剥离出来单独看待的,研究刑法规范不能脱离刑事政策,同样的研究司法解释也不能脱离刑事政策。不仅如此,刑事政策更多的是由司法解释体现出来。《意见》是为解决当前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突出问题而出台的司法解释,因此对它进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面的解读,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在现在这个时间与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基本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核心理念是对犯罪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即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当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相济。《意见》分别在宽与严两方面体现了刑事政策,对于“从宽”的方面,其在被害人过错行为、被害人谅解行为、刑事和解以及社区矫正这四个方面有具体体现;对于“从严”的方面,其在婚内强奸、特殊人群、行为人刑法以及禁止令这四个方面有具体体现。从这两方面解读这份司法解释对于家庭暴力犯罪的处理和适用有着更为全面深入的意义。《意见》中所涉及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家庭暴力犯罪有着积极的作用,《意见》区分“轻重”的标准明确以及切实贯彻了刑法基本原则。但是也不能不正视其中可能存在着某些隐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例如在社会控制机制方面的缺失以及对行刑效果的消极影响,通过《意见》各项规定的体现,更加明显的显现了出来。
其他文献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房屋登记机构的房屋登记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行政诉讼的被告或者第三人主张,房产因各类原因已为涉案第三人善意取得,受案法院是否应该审理善
宪法解释是宪法发展的基本要素,对于宪政理念的落实和宪法的实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没有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作为保障,宪法解释权就无法落到实处,宪法也就得不到真正的实施,宪法
国家建立“单位”制度的初衷在于完成对中国社会的整合。通过单位制度,国家完成了早期的工业积累,实现了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因此“单位”是观察中国“社会”的透镜。早期的单位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