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石灰岩山地阔叶林地在不同的封育年限下,土壤微生物及其酶的活性。本试验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山区分别划分出未封育林地,封5年,封育10年,封育20年和封育30年的林地,在林地中进行土壤的取样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培养等相关实验与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土壤样本的物理性质实验发现:封育林地的土壤结构破坏率为11.77%,比未封育的林地的土壤结构破坏率19.91%要小8.14%。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阔叶林地土壤中的水含量增高,保水性增强。这表明,封育后的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明显改善,由于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土壤通气性增强,持水性更加良好,利于植物根的生长。 (2)通过土壤样本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数据表明:在封育20年的阔叶林地0-10cm的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比未封育林地的增加25.43g/kg和0.27g/kg,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比未封育林地增加139.18mg/kg、14.04mg/kg、14.28mg/kg。这表明,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土壤的化学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的保肥能力有了提高,为植物发育提供的充足的养分的。 (3)通过实验室土壤微生物的培养实验发现:封育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多于未封育林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方差分析表明,细菌数量在10-20 cm封育林地显著高于未封育林地,20-30 cm封育30年显著高于未封育林地,其他封育林地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4)通过实验室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实验发现:土壤微生物量碳在0-10 cm以封育30年属最高;土壤微生物量氮在0-10 cm土层以封育30年属最高;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在封育林地区较高,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未封育林地区较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以表层0-10 cm最高。这表明:封育的年限越长,林地中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就越高,越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且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呈现递减的规律。 (5)本文对5种土壤微生物酶做了活性实验发现: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林地土壤中酶的活性也在逐渐增强,而封育林地的土壤表层积聚了较高的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的深入,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相关分析表明,除脲酶外,土壤微生物酶的活性与微生物种群相关性显著,与微生物量氮显著相关,这表明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及生物量之间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