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气管切开两种湿化方式效果的Meta分析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气管内滴药及雾化吸入两种湿化方式的湿化效果,为临床提供证据支持。方法:2名研究员分别通过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5年1月至2016年9月发表的文献,纳入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临床对照试验。试验组采用雾化吸入的湿化方法,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滴药的湿化方法。采用Cochrane Handbook(5.1.0.2011)的质量评价方法分别对筛选文献评析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文献所描述的四个结局指标中,雾化吸入组在痰液黏稠度、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肺部感染方面无异质性,均优于气管内滴药组,敏感性分析显示该研究稳定性较好,各指标的漏斗图显示各研究没有发表偏倚。结论:1.雾化吸入能够降低气管切开后痰液黏稠度并减少因湿化不足引起的并发症,是更为合理的气道湿化方式。2.气管内滴药的方法导致气管切开患者因湿化不足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印证了美国呼吸治疗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AARC)不推荐气管内滴药的观点。第二部分两种药物不同频次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湿化效果的研究目的:通过比较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痰液的主客观指标及患者舒适度、咳嗽频率、呼吸通畅程度的自我评分,评价0.45%氯化钠溶液+盐酸氨溴索溶液与1.25%碳酸氢钠不同频次的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为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使用信封法进行随机分组,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及唐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个病区12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为0.45%氯化钠溶液6ml+盐酸氨溴索溶液15mg(2ml)雾化吸入3次/日;B组为0.45%氯化钠溶液6ml+盐酸氨溴索溶液15mg(2ml)雾化吸入6次/日;C组为1.25%碳酸氢钠溶液8ml雾化吸入3次/日;D组为1.25%碳酸氢钠溶液8ml雾化吸入6次/日。通过对比术后3个时间点患者的痰液p H值和黏稠度,有无肺部感染、痰中带血、痰痂形成,以及患者对其舒适度、咳嗽频率、呼吸通畅程度的评分,分析4组之间的变化以及不同时间自身变化之间的差异。结果:1.痰液p H值比较结果显示:B组在术后1天、4天、7天均优于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在术后第4天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值高于D组;B组术后痰液p H值随时间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痰液黏稠度比较中可见:各组术后1天、4天、7天痰液黏稠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中C组Ⅲ度重度黏痰发生率最高,为16.7%。3.肺部感染、痰中带血、痰痂形成指标中,因发生率极低,无法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4.舒适度评分比较:B组在术后1天、4天、7天均优于C组,在术后1天、4天优于A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咳嗽频率评分比较:B组在术后1天、4天、7天优于A、C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6.呼吸通畅程度评分比较:B组在术后4天优于A、C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天、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术后4天、7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使用0.45%氯化钠溶液+盐酸氨溴索以6次/日的频率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气道湿化是较为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2.6次/日的雾化吸入频率优于3次/日的雾化吸入频率。3.使用0.45%氯化钠溶液+盐酸氨溴索以6次/日的频率通过雾化吸入进行气道湿化,不仅能够提供需要符合生理需要的加温加湿气体,更能促进气管切开早期气道黏膜纤毛系统功能的恢复,利用气道黏膜纤毛功能代偿部分上呼吸道生理功能,是更加经济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