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投资资产组合理论将以往通常的一期投资扩展到了多期阶段,并认为长短投资的结果不一定相同。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长短投资组合策略的结果有可能相同。但是如果放宽约束条件,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资产配置之谜发现在长期股票的风险似乎比长期债券的风险要小,因为股票在长期有向均值回复的趋势,而债券由于是长期而产生了各种风险。由此,我们将在本文中采用多期的研究框架,求出风险资产的最优化时比重,以及影响该比重的各因素,如风险偏好等。然后在理论的一般结果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由于中国股票和债券资产数据的有限性,实证方法上还会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验证结果。此外,在风险资产的选择上,由于市场的投资环境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如利率风险、劳动收入、学习过程不确定性、事件风险等,所以本文对这些不同风险分别进行具体的讨论。第一章和第二章对于基本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并初步介绍了需要建立模型的基本前提准备。第三章建立了基本模型的一般均衡框架,讨论了长期投资者在不考虑劳动收入之下,面临宏观经济等状态变量或风险时的风险资产投资比重。将一些非线性问题转化为了线性化问题,得出了一些比较显然的结论,投资风险资产比重一般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即短视需求是传统模型中为了规避风险而进行的投资部分;第二部分套期保值需求则是为了规避状态变量等风险而进行的投资部分,这里的风险或者状态变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时需考虑各变量之间的协方差)。然后进行了简单的实证计算,影响投资比重的主要因素是风险规避系数和跨期替代弹性。最后用该简化模型讨论了基金投资中,风险资产投资比例与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通过股票投资比例倒推出的风险规避系数在考虑保值需求和不考虑保值需求时有着明显的差距,即考虑保值需求时算出的隐含风险规避系数是更具实际意义的,可以更准确地判断一支基金的风险偏好程度。第四章则将离散情况转化为连续事件情形下的模型,得出了一些更光滑的结论,并说明了投资组合策略的分割。第五章通过建立附加劳动收入风险的最优投资组合规则理论模型,分析了各个变量如劳动收入增长率和标准差,无工作状态发生概率,风险资产收益率及风险,投资者的相对风险厌恶系数等因素对投资组合选择的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六章考察了长期投资者的学习过程对于投资组合策略的可能影响,由于收益的可预测性而得出投资者的动态学习过程会使得传统的投资策略发生改变。这里的学习模型包括对于估测变量的方差估计,以及股票收益率与这个预测变量的协方差。而带有学习过程的投资比重会随着时间增大或减少,与没有学习过程的情形是不同的。第七章讨论了事件风险——价格或波动率跳跃过程对于投资策略的影响,因为投资者无法完全控制财富的变化,事件风险的跳跃使得财富的轨迹可能不是连续的,这种情况下就等价于投资者面临流动性约束。于是投资策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就是传统的动态保值策略,补偿风险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而另一部分就是所谓的跳跃过程所导致的非流动性保值需求,这一部分的作用是为了抵消事件风险的影响。第八章对前文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出了一些政策或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