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颁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全面开启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攻坚战的背景下,本研究立足于屈光发育基本生物学参数的分布情况,在描述中小学生眼球屈光参数的频率分布及其年龄、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探讨各屈光参数与屈光度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索中小学生屈光发育与体格发育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丰富对当前近视病因学的认识。方法于2016年11月在天津市6个主城区中随机选取两个城区,再分别在每个城区里随机选取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每所学校按年级分层后从每个年级中随机选择一个班级。选定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均被邀请、但凭自愿参与研究。使用Lenstar LS 900(Haag-Streit AG,3098 Koeniz,Switzerland)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深度(VCD)和角膜曲率半径(CR)进行测量。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半径(AL/CR)的比值通过计算得出。按标准化程序对研究对象的每只眼睛进行散瞳,通过自动验光仪(Canon Autorefractor RK-F1,Tokyo,Japan)对散瞳充分研究对象的每只眼睛进行连续三次测量,并取其算术平均数用于等效球镜度(SER)的计算。SER为球镜屈光度加上1/2柱镜屈光度。近视被定义为SER≤-0.50 D。体格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和BMI由学校卫生保健老师依照《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中对于体测项目所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测量。以纸质问卷的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近视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通过构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来探讨屈光参数与屈光度、体格发育指标与屈光度及屈光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共566名(88.71%,566/638)年龄范围6-14岁的中小学生被纳入本次研究,从所有研究对象处均获得了完整的调查数据。总体近视患病率为62.19%(352/566,95%CI:58.18%,66.20%)。其中,6-8岁、9-11岁和12-14岁年龄组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42.93%、61.90%和85.47%(P<0.01),且随年龄组的升高而升高。男、女生间的近视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8%vs.61.74%,P=0.84)。经P-P图法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SER、AL、ACD、CCT、LT、VCD、CR和AL/CR比值均满足正态分布。AL、ACD、VCD、AL/CR比值随年龄的上升而增大,LT随年龄的上升而减小,但CCT和CR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3、0.42)。屈光参数间存在性别差异,男生AL、CCT、ACD、VCD、CR和AL/CR比值均大于女生,但LT为女生大于男生(P值均小于0.05)。基于屈光度与屈光参数间关系的回归模型显示,在校正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及其身高的潜在影响后,更偏向近视方向的屈光度与更深的VCD(回归系数β=-1.98,P<0.01)、更厚的LT(β=-3.42,P<0.01)、更深的ACD(β=-0.55,P<0.01)以及更小的CR(β=4.53,P<0.01)独立相关。并且,不论从总体上还是分年龄组分析,VCD、CR和LT都是对屈光度贡献最大的三个眼球生物学结构参数,这三者联合可以解释总体研究对象中78%的屈光变异。基于体格发育指标与屈光度关系的回归模型显示,总体上看,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父母近视情况、读写时眼睛距书本距离以及户外活动时间的影响后,研究对象更高的身高(β=-0.28,P<0.01)、更重的体重(β=-0.24,P<0.01)均与更偏向近视(负向)的屈光度独立相关。分年龄组分析发现,在6-8岁、9-11岁年龄组,身高仍与屈光度独立相关。尤其在9-11岁年龄组,更高的身高与更长的AL(+0.24 mm,P<0.01)、更深的VCD(+0.23 mm,P<0.01)、更大的AL/CR比值(+0.03,P<0.01)和更负向的SER(-0.42 D,P<0.01)独立相关;同时,更重的体重也与更长的AL(+0.25 mm,P<0.01)、更薄的LT(-0.03 mm,P<0.05)、更深的VCD(+0.25 mm,P<0.01)和更负向的SER(-0.40 D,P<0.01)独立相关。然而,在12-14岁年龄组,未发现体格发育指标与屈光度及屈光参数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值均大于0.05)。结论与低年龄组相比,高年龄组中小学生具有更大的AL、ACD、VCD和AL/CR比值,以及更小的LT,但各年龄组研究对象表现出相似的CCT和CR。男生的眼球维度大于女生,但在LT上表现为女生大于男生。VCD、CR和LT是影响屈光状态最重要的三个眼球生物学结构参数。充分控制协变量后,中小学生在青春期发育早期的身高和体重仍与同期的屈光度独立相关,这进一步支持了体格发育与屈光发育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生物学机制以调节二者协同发育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