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派纳为代表的“存在经验课程”理论越来越深入影响到教学领域的变革。这种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情境性,关注个体存在经验价值,重视提升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基于存在经验课程理论,观照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由于理论知识与个体经验价值取向失调、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失衡、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的阻隔,整个教学过程表现出这样的问题:过于重视学科课程设置而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过于重视课堂知识灌输而忽视学生存在经验生成;过于强化外在控制而忽视学生自觉内化,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因此,本文从存在经验课程理论出发,反对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提出“理论教学+经验重构+社会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注重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理性魅力的同时,加强学生个体经验重构,提升社会实践的生活教育意义,真正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本课题主要从现代心理学、教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关理论中寻求合理性。这些理论启示我们:学习者的“存在”是一种最根本、最原始的状态或体验,个体当下活生生的存在经验会深刻影响学习者的认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从“做”中学,促进学生主动积累与重构经验,自觉内化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应对来自现实与未来世界复杂多变的挑战。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变革可从以下策略入手:一、注重个体存在经验的重构,促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达成;二、提升个体存在经验的价值,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资源;三、教师要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内省,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存在经验重构;四、建立开放与多元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