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咳嗽是内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患者易被长期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西医主要给予对症治疗,短期应用中枢性镇咳药,吸入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吸入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取得一定疗效,但疗效不确定,易反复发作,且副作用较明显,有许多患者经单纯西医治疗后疗效欠佳。中医对咳嗽病的治疗尤其对顽固性咳嗽、久咳以及经西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中医药治疗咳嗽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常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而数外感咳嗽为多见,且很多内伤咳嗽也有外感咳嗽久治未愈,或失治误治演变而来,因此,深入研究外感咳嗽,进一步提高外感咳嗽的疗效,对于提高外感咳嗽的证治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外感咳嗽教材中常分风寒、风热、风燥,分别运用疏散风寒宣肺、疏散风热宣肺、疏风润燥宣肺法治疗,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导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外感咳嗽中“寒咳”尤多,春令冬季为多,即使是夏季,由于空调的广泛使用,寒咳也不少见;在秋季特别是中秋、晚秋季节,感寒咳嗽也较为多。而且,早期寒咳易于失治误治,寒咳还可出现寒包火证,寒伤阳气等变局。时下每遇咳嗽即效忠于西医的抗炎治疗,大肆堆砌苦寒清肺肃降药物,不仅咳嗽难愈,易于导致苦寒伤阳,闷咳不止,这也是形成寒咳的原因。此时,往往采用通常的疏散风寒宣肺法疗效欠佳,导师认为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外感寒邪极易伤肺,尤其推崇《内经》之“形寒饮冷则伤肺”理论,认为肺虚阳弱易于感受寒邪,嗜食冷饮既能伤脾(胃),更易伤肺,形成“肺阳虚”者极为多见,因此,临床遇此等症每每喜用“温阳散寒宣肺方”治疗疗效显著,为了总结导师治疗外感寒咳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丰富外感咳嗽的证治内涵,总结外感寒咳的证治规律,特进行本研究。本文由“理论探讨、临床观察、讨论”三部分组成。理论探讨部分,概述西医治疗现状,梳理古今医家对寒咳的认识及治疗现状,并从中阐述分析其不足,指出证治思路明确研究方向。临床观察部分,通过跟师临证,收集病例,对38例受治寒咳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处方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大剂量附子在外感寒咳治疗中的作用和优势。讨论部分对导师辨治外感寒咳思路以及用药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同时对外感寒咳的证治规律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