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谚语是日语惯用语中表现最生动,最富有意趣的语言部分,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写照,也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日语谚语中动物的比喻丰富多彩,以动物隐喻最为多见。在日语动物谚语汉译的过程中,将两种语言中的动物隐喻义对比翻译的情况经常发生。然而,从隐喻理论和隐喻翻译着手,对日语动物谚语中隐喻的汉译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本论文从概念隐喻观点出发,以著名翻译家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动物在日本语言文化中的隐喻义,对动物隐喻中体现出来的中日认知思维的共性和个性,隐喻表达的异同以及引起隐喻思维差异的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动物隐喻的汉译方法和隐喻汉译过程中对译者的要求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本论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了动物谚语相关的中日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先行研究的问题点,确立了本论文的研究立场。即本论文从概念隐喻角度研究了日语动物谚语中隐喻的汉译。第三章援引日语谚语的定义和分类方法,诠释了日语动物谚语的定义及分类,从而阐述了日语动物谚语的特征以及动物形象的文化意义等。第四章基于概念隐喻观点,论述了动物隐喻的定义、动物隐喻的认知模式和特征。第五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日动物隐喻义的表现形式,明确了中日动物隐喻的共性和个性,提出了引起隐喻认知差异的文化要素。第六章采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论述了动物谚语汉译过程中隐喻义的跨文化移植,提出了动物隐喻汉译的策略以及对译者的要求。本论文通过对日语动物谚语中隐喻的汉译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概念隐喻理论来看,人类的体验、隐喻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隐喻思维影响着隐喻的跨文化翻译。在中日两国动物隐喻思维的形成过程中,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是导致中日认知共性和个性产生的要素。隐喻认知思维的共性和个性又是引起中日隐喻语言表达对等和不对等的因素。通过对日语动物谚语汉译的实例研究发现,在译入语的隐喻构建过程中,中日动物谚语的隐喻可以分为三类,即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和零对应。其中部分对应又可分为“喻体相同喻义不同”和“喻体不同喻义相同”两大类。根据以上分类情况,本论文提出了四种日语动物谚语中隐喻的汉译策略。第一,喻体和隐喻义全部对应的情况下,采用语义翻译策略;第二,喻体对应,隐喻义不对应的情况下,采用补偿性翻译策略;第三,喻体不对应而隐喻义对应的情况下,采用喻体置换法进行翻译;第四,喻体和隐喻义零对应的情况下,采取注重语言功能效果对等的交际翻译策略。另外,本论文强调了在动物隐喻汉译过程中,理解日本人的隐喻思维倾向,把握中日文化差异,提高母语水平是译者必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地完成动物隐喻的跨文化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