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症患者x线表现特征,运用中医整脊手法及牵引干预,对比治疗前后x线表现,论证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症发生的病变特点,为论证其可逆性提供依据。方法:从12-25岁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中筛选出以颈痛为主要症状,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200名,随机分为整脊组和牵引组,每组100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使用富士(FCR5000) X线机,摄片条件:胶-片距为150cm,管电压70kv,管电流50mA.S。收集治疗前x线资料。并根据x线表现,由具有主任医师职称的临床医生施术。整脊组采用中医整脊手法治疗3周,每周3次;牵引组采用牵引治疗3次,每周3次;治疗后复查x线,用Borden法测治疗前后颈曲度的深度,直尺测量棘突位置,测量功能位不稳表现(角位移、椎体滑移及Ruth Jackson线交点改变),对治疗前后x线及两组间进行统计学对比研究。结果:整脊组94例治疗前曲度异常57例(60.6%)、棘突位置改变45例(47.9%)、角位移44例(46.8%)、椎体滑移15例(16%)、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70例(74.5%)、后伸改变47例(50%);治疗后曲度异常35例(37.2%)、棘突位置改变24例(25.5%)、角位移18例(19.1%)、椎体滑移3例(3.2%)、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41例(43.6%),后伸改变33例(35%);x表现有效率:曲度38.6%、棘突位置改变51%、角位移59.1%、椎体滑移80%、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前屈41.4%、后伸29.8%)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牵引组93例治疗前曲度异常60例(64.5%)、棘突位置改变39例(41.9%)、角位移39例(41.9%)、椎体滑移14例(15.1%)、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66例(71%)、后伸改变39例(41.9%);治疗后牵引组曲度异常50例(53.8%)、棘突位置改变29例(31.2%)、角位17例(18.3%)、椎体滑移4例(4.3%)、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40例(4%)、后伸改变30例(32.3%);x表现有效率:曲度16.7%、棘突位置改变25.6%、角位移56.4%、椎体滑71.4%、Ruth Jackson线交点前屈改变(前屈39.4%、后伸23.1%)治疗前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整脊及牵引均对青少年颈痛者有治疗效果,且整脊组总体疗效优于牵引组。结论:(1)青少年颈椎健康问题是很严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青少: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2)青少年颈椎问题主要是不良生活、学习习惯导致颈力学失衡所致,故称为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症更能反映其病理变化(3)x线上椎应力点、角位移、椎体滑移等、曲度变直、棘突位置改变证实青少年颈椎失稳是青少年颈椎失衡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4)中医整脊手法和牵引都是治疗青少:颈椎失衡综合症的有效方法,治疗后x线改变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相比,从数上看,中医整脊手法更有效,更适合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症的预防及治疗。(5青少年颈椎失衡综合症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