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生产总值这一统计概念,自产生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的GDP数据随之也受到了世界瞩目。目前,世界各国在GDP核算方面都不尽完善,中国也不例外,GDP核算工作存在着突出问题,其中尤以数据质量问题突出。通过制度上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GDP数据的质量保证离不开科学完善的数据修订发布制度。21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的GDP数据质量提出了质疑,尤其是关于“中国的GDP数据到底是否真实”的争论曾经一度白热化,这便与当时中国采取了不完善的GDP数据修订发布制度有着很大关系。1985-2003年,中国的GDP核算发布制度存在着严重问题:年底公布的预计数,很容易使人误以为是最终统计数据,而且修正后的GDP增长率数据往往不予公布。随着国家统计工作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统计与国际标准的逐步接轨,国家统计局对数据质量越来越重视。从2003年开始,统计部门对GDP核算发布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例如,增加了GDP数据的修订发布次数,严格规定了每次发布数据的修正依据、发布时间及发布媒介等内容。但是,和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GDP修订发布次数偏少,发布时间也有些偏晚,因此,中国的GDP核算发布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在现行的GDP修订发布制度下,国家GDP发布经历了四个阶段:先从初步核算到初步核实,再到最终核实,最后到经济普查历史数据修订,而大部分省(市)则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核算、最终核实及历史修订。由于基础资料不同,每次的发布数据之间不尽相同,每次的修正效应也会存在差别,限于篇幅,本文仅以经济普查对初步核算数的修正为例,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详细分析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修正效应,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不论国家还是东、中、西各地区,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对历史数据的修正幅度明显小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而且,越靠近经济普查年,经济普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修正幅度越大。第二,不论国家和地区,经济普查对地区生产总值的修正效应都较为客观。最后,文章还对现行的GDP修订发布制度提出了若干技术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