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进城的农民工越来越多,衍生了农民工随迁子女这类次生群体,他们出生在农民家庭中,生长在城市,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生活环境欠佳,背负着农村户籍,受到来自于社会的不公平待遇,有着与城市生活环境不相匹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问题。这样的环境,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下一代劳动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由于绝大多数随迁子女都聚居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方,因此本文从社区的角度出发,探析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提高他们思想道德水平的素质的途径与措施,无疑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本文阐述了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状况,其中大多数的随迁子女的心态是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华名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集体,艰苦朴素,努力学习,同时相对于他们的父母,他们有了更多的民主意识,希望能和城市的孩子被平等相待。同时,还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犯罪率增高、道德意识薄弱等。其次,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影响;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以及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对随迁子女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社会因素,包括城乡二元制、大众媒介、社会风气、城乡文化形态差异和他们自身的社会地位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的对策:第一要重视伙伴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引导,对于其中的核心人物进行重点教育发挥他的功能,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相互配合、密切联系发挥合力;第二加强家庭教育,这要求农民工父母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加强与子女之间的交流,通过自身的学习改变自己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并且尽自己的所能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第三,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物质保障、制度保障和文化氛围的建设;第四,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加大大众传媒的正面宣传,营造出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的介入;第五,促进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利用他们的优势,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帮助和扶持,第六,注重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不仅仅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同时开展家长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