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实现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但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以投资拉动为引擎的城镇化方式难以为继。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出台,标志着“人的城镇化”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点议题,同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在中西部地区实现1亿人就近城镇化”的战略目标,落实了对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具体要求。中部地区是中国的传统农区、农民的集聚区,农民异地迁移的“半城镇化”是中部地区的突出问题。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代表省份之一,是新型城镇化的首批试点省,也是解读、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区域。 基于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以具有典型性和战略意义的安徽省为研究对象,综合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的方法,尝试建立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分析框架,以“类型-规模-机制”为逻辑主线,深入探索新型城镇化之于安徽省的内涵及潜力,以安徽省作为理论及方法论的探索式案例地,尝试解答“总理之战略目标”的分解模式。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及转型。安徽省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以下突出问题:城镇地域的“空间城镇化”与户籍身份的“属性城镇化”差距大,农民大规模迁移至省外地域。缓解安徽省人口流失,发展省内县域经济,实现就近城镇化,是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定义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安徽省省内的城、镇非农业经济部门就业。就近城镇化的发展内涵符合安徽省的人口迁移规律和迫切现实,有效地促进安徽省的经济、住房、民间投资的内生性增长,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也与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高度一致。 (2)安徽省就近城镇化的潜力类型并测算其规模。就近城镇化是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要求,建立分析框架进一步探究其潜力。根据城镇化对象(即农民)在不同经济部门及实体地域的分布,归纳安徽省就近城镇化的潜力类型主要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乡村地区非农劳动力、省外迁移农民工3类;通过工日计算法测算得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规模呈现波动性下降的总体态势,乡村地区非农劳动力及省外迁移农民工的规模均呈现稳步上升但增速放缓的数量特征;采用修正的马尔科夫链模型用于以上3个潜力类型的小样本时间序列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安徽省就近城镇化的潜力规模为3683.37万人,该规模是存量规模。 (3)安徽省就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针对框架中提出的就近城镇化潜在类型,以不同经济部门和实体地域为逻辑基点,探索不同类型就近城镇化潜在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乡村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及土地流转进程的顺利发展,对长期附着于土地的农民产生溢出效应;城镇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及乡镇企业的创造性振兴对社会关系嬗变的农民具有容蓄能力;省外异地城镇化的农民工在代际更替、家庭兼业、低端就业因素的驱使下产生回流省内的效应;新经济时代下就业创业新业态的兴起对人口就近城镇化产生激励效应。 (4)从政府层面探讨安徽省就近城镇化的作为及不足。通过梳理安徽省近年来颁布的政策,在新型城镇化导向下,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改革是政府的主要着力点并取得了先行性进展,但与此同时,房价的大幅增长折射的住房供给侧监察问题,农业经营主体经济制度的初级性及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背离性仍是需要进一步关注及推进改革。 本文的研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期揭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安徽模式”,促进人口迁移在城乡地域及经济部门的有效空间分配,从而推动就近城镇化,丰富了相关理论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