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整理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途径,不但能够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对于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以福建省建瓯市2011-2012年度两年间的耕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选用特尔菲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因子及其权重,采用ArcGIS统计软件进行绘制整理前后评价因子分值图并计算整理区内评价单元的分值,依据所得分值对耕地质量进行等别的划分,从而得到耕地整理项目区整理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建瓯市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整理前,一级地(最高级别)面积较少,为181.86公顷,占耕地整理项目区总面积的12.56%,主要分布在建瓯市建溪、松溪两河流域的整理项目区内;二级地与三级地面积较大,分别占总面积的35.42%和36.98%,共占整理区总面积的72.40%,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呈南北、东西走向;四级地面积为165.35公顷,占总面积的11.42%,四级地大都分布在周边的丘陵山地区内;五级地面积最小,为52.42公顷,占整理区总面积的3.62%;与四级地类似,五级地大都分布在偏远地区。耕地整理后,耕地质量有较明显的提高,其中一级地面积增加了近一倍,为331.52公顷,整理后一级地分布规律与整理前大致相同,但整理后一级地分布更加集中、连片性更好;二级地在数量上也显著增加,整理后面积为678.38公顷,较耕地整理前增加了32.27%,分布较为分散;而三级地面积略有降低,为471.60公顷,零散分布于各个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高丘、中低山的丘陵地区及松溪、建溪流域沿岸的一级地周边;四级地及五级地两类质量较差的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其中四级地面积占整理区总面积的7.35%;五级地面积占整理区总面积的1.44%,分布十分零散、破碎,大都分布在西北部地区。整理后项目区的产能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数据显示,建瓯市整理项目区内整理前耕地平均实际单产为11.01吨/公顷,实际总产为15969.57吨;耕地整理后平均实际单产为11.64吨/公顷,实际总产为18924.01吨,新增产能2954.44吨。通过对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各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指标在整理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耕地的有效土层厚度、地形坡度、田块规整度等改善程度最为明显,整理后有效土层厚度增加较为显著,地形坡度明显降低,田块较整理前更加规整;道路通达度、灌溉保证率及表层土壤质地的改善程度次之;整理前后有机质含量提高程度相对较小。由于耕地整理工程的深耕深翻、土地平整、灌排系统及道路系统等工程的实施,使得影响耕地质量的限制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整理区的耕地质量。受地形条件影响,不同地貌区下耕地整理工程对于各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在丘陵山地区,耕地整理工程对于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表层土壤质地、地形坡度及田块规整度等因素的影响程度大于山间盆地区的耕地,而对于灌溉保证率的影响程度却不如山间盆地区显著,整理后耕地道路通达度的改善情况则受地形条件的影响程度最小。针对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及耕地整理工作成效,在今后的耕地整理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地形地貌及其他相关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在进行耕地整理时,要注重提高土壤肥力、水利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设计适宜的施工方案,采取土地平整、土壤培肥、修筑灌排系统及道路系统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