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双亲共聚物及其自组装胶束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由于能够减少药物降解及损失、降低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特别是,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聚(甲基)丙烯酸组成的共聚物由于随环境温度及pH变化产生特殊的相转变行为,因此能够根据人体的生理环境变化同时实现主动和被动靶向给药,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刷型共聚物独特的构造及其在选择性溶剂中的分子内相分离行为对聚合物胶束的稳定性、形貌、尺寸和尺寸分布有决定性作用,并进一步影响胶束药物承载能力、释放速率及体内循环和分布。因此,设计合成具有刷型结构的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可能是非常有意义的。鉴于此,本论文围绕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1.采用自由基共聚合的方法设计合成一种具有温敏响应性的刷型PBMA-co-PNIPAAm共聚物。该刷型共聚物由疏水性的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PBMA)和亲水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侧链组成。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超导傅立叶数字化核磁共振谱仪(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共聚物化学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合成的聚合物刷能够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规则的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核-壳纳米结构球形胶束。采用表面张力仪、纳米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仪(DL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胶束化行为及相关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低临界胶束浓度和高的zeta电位值揭示胶束具有高的稀释稳定性;TEM胶束粒径在36-93nm之间,DLS测定的流体力学直径小于200nm。合成的刷形共聚物表现出温度敏感性,其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在大约28.80-29.40℃之间。这些性质与聚合物的组成(亲、疏水单元)和链段长度有关。咖啡因药物释放和释放动力学研究表明:药物释放行为与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温度有诱导的胶束结构变化加以调制或改善。室温下药物释放遵守Fickian机理,而在LCST温度以上,药物的释放由Fickian扩散及聚合物链的构相变化所决定,即偏离Fickian扩散机理。2.以2-溴丙酸甲酯(MBP)为引发剂,不同组成比的端乙烯基聚甲基丙烯酸(PMAA-AA)和端乙烯基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AA)为大分子单体,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法(ATRP),并经酸解过程合成了一种pH敏/温敏感性的刷型构造共聚物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采用FTIR、1HNMR及SEC测定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表征。这种刷形聚合物能在不同介质中自组装成球形的核-壳结构胶束,水溶液中CMC值在6.6-32.8mg L-1范围以内。其流体动力学粒径随着温度和pH值变化在120-195nm范围改变。合成的共聚物表现出pH依赖的温度响应性,LCST值在30-48℃范围内,且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胶束稳定。细胞毒性研究和体外药物释放研究表明,PMAA-co-PNIPAAm聚合物胶束对L929细胞表现为低的毒性,药物释放行为随着温度和pH值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释放率。因此,合成的刷型共聚物可以作为有前途的“智能”药物输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