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是按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原则,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和方法,将补充耕地数量、质量与被占用耕地等级挂钩并进行折算,实现耕地占补数量和质量平衡。本文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以利用等指数为基础,研究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的等级折算方法,确定江汉平原的补充耕地折算系数,为江汉平原实行耕地占补的数量和质量平衡提供依据。本文还确定了江汉平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补充耕地的等级评定技术标准,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并合理确定了补充耕地的目标等级和补充耕地数量。
开展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研究是严格执行耕地补偿制度,解决当前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存在的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问题,确保补充耕地与被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必要手段:是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人地协调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及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棉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是未来湖北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也是湖北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核心地区。江汉平原的发展不仅事关湖北,更关系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所以在江汉平原开展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论述了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研究的进展情况,阐述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思路。
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土地资源稀缺原理、土地生产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限制因素最高报酬原理、集约经营原理等研究理论,详细描述了抽样调查法、回归分析、图形数据空间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在对江汉平原的地理位置、经济位置、土地资源优势具体介绍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阐明在江汉平原开展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等级折算研究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通过对选取样点标准粮产量和利用等指数的回归分析与检验,建立江汉平原农用地标准粮产量和利用等指数的关系模型为: y=0.4702x-83.32其中,y为农用地的理论标准粮产量,x为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将各利用等平均等指数代入模型,计算出各利用等的理论标准粮产量,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江汉平原补充耕地等级折算系数表。该等级折算系数表除了为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提供依据外,也可以为土地复垦、土地整理以及土地开发研究提供依据,在进行土地复垦、土地整理或者土地开发时,可以依据等级间折算系数变化规律,遵循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等原则,确定最优目标等别,并据以优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实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优化设计的目标。论文还通过区分地类,分别建立了水田标准粮产量-利用等指数模型和旱地标准粮产量-利用等指数模型。其中,水田标准粮产量-利用等指数模型为:y<,水田>=0.47x-56.17,旱地标准粮产量-利用等指数模型为:y<,早地>=0.47x-79.87。
第五部分利用《农用地分等规程》中的方法,通过确定标准耕作制度、评价因素体系和记分规则表,获取各因素分值,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补充耕地的自然质量分,以此为基础计算自然质量等指数和利用等指数,最终确定江汉平原补充耕地等级。
第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做了简要的归纳与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