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中国传统的炮制方法对白芥子中成分的影响研究
为了对白芥子的炮制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采用IR,HPLC,HPLC—MASS等方法对中药白芥子在中国传统的清炒法炮制过程中各类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首先,通过对药材粉末直接压片获得的红外光谱图分析了在炮制的过程中多糖类成分、蛋白质和酶类成分以及脂肪酸类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随后,我们又采用了HPLC法分析了不同炮制时间的自芥子成分,将新产生的一个化合物定位并用HPLC—MASS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且鉴定出这个新产物是由芥子碱降解而来的对—羟基苯甲酸。该项研究为中药自芥子的规范化炮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2.芥子碱及其衍生物的电化学检测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芥子碱是许多食用和药用植物中比较重要的成分。本研究首先利用电化学方法得到了芥子碱在热解石墨电极表面的循环伏安响应,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同时,作者提出了芥子碱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实验得知,芥子碱的峰电流与浓度在1.9×10-6-2.5×10-4 mol/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9x10-7 mol/L。这一结果可以用来检测在不同植物成分中芥子碱的含量。实样的检测结果证实电化学方法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芥子碱的含量具有高度的选择性,灵敏性和便捷性。另外,作者还研究了芥子酸的电化学响应,对其电化学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同时,作者利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芥子碱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证明芥子碱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对照物抗坏血酸(Vc)高出许多倍。借助于前面对芥子碱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研究得出结论,芥子碱母环上的酚羟基是它抗氧化能力的关键所在。研究结果为芥子碱成为抗衰老药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3.芥子酸及其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酪氨酸酶电极对其底物邻苯二酚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当该酶的抑制物存在时,酶电极的安培响应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利用这个电化学响应的变化和自制的酪氨酸酶电极研究了中药成分中存在的芥子酸等天然酶抑制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自制的酶电极的电流响应在底物从1.0×10-7到6.0×10-5mol/L的浓度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和较高的灵敏度(60.93 nA L/μmol)。实验发现芥子碱、芥子酸以及芥子酸甲脂对酪氨酸酶在一定程度上都对酪氨酸酶有抑制作用。通过对这三种物质的抑制参数的计算(抑制常数和半抑制浓度)和进一步的分析得出结论,芥子碱对应的是非竞争型抑制,而芥子酸和芥子酸甲脂对应混合型抑制。同时,作者提出了这三种物质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机理,其一是抑制物与底物竞争酶的双铜活性中心;其二是抑制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抑制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在抑制程度上,芥子酸的抑制能力最强,其次是芥子酸甲脂,最后是芥子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