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女作家,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的复杂性,使其成为现代文坛上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透过丁玲这一独特存在,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现实演变及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而这尤其体现在延安时期丁玲的文学活动中。延安时期,又是丁玲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她积极向政治靠拢,但同时潜隐在内心深处的文学意识又始终没有抛弃,她摇摆于文学与政治的夹缝之间,沉沉浮浮,而延安时期的丁玲以《讲话》为界,其文学活动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讲话》发表前,刚到延安的丁玲,立即就投入全民抗战的热潮之中,并且抛弃了自己所擅长的小说创作,创作了大量极具宣传性鼓动性的报告文学、话剧,鲜明地传达了她的政治倾向,然而,长期的抗战生活使她发现,在延安这个所谓光明的地方,也有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存在,于是潜隐在她内心深处的文学意识促使她拿起笔创作了一系列小说及杂文,大胆暴露延安这些不合理的现象。
正是由于有丁玲这样一批作品,以及由丁玲审批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一些文章,在延安形成了一股批判现实的文学思潮,促使毛泽东召开大规模的整顿党的作风的整风运动,并发表了对整个延安乃至中国当代文坛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讲话》发表后,在中共的文艺政策的政治控制之下,丁玲的创作处于衰退乃至沉默之中,仅仅创作了几篇追随《讲话》精神的报告文学,但这始终不是真正的丁玲。她知道,象这种应景之作在文坛是立不住脚的,于是她在思索,在徘徊。最后,她创作了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带着完成艰巨政治任务而完成的,它是丁玲在《讲话》这一文艺政策的规定下出于自愿但同时也是别无选择的创作。尽管这篇作品的政治色彩相当浓厚,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丁玲自己对文学的坚持,显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文学意识。
以丁玲延安时期的文学活动为个案,从中可以看到一大批像丁玲一样的作家,诸如茅盾、老舍等,他们都同丁玲一样,在紧密追随政治的同时,文学意识也被他们紧紧抓住,不离不弃,沉浮于文学与政治的夹缝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