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钒基化合物/石墨烯凝胶的结构控制及其储锂行为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ICE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市售石墨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较低(Li6C,372mAh·g-1),导致其能量密度再大幅度提升受到瓶颈,进而不能满足其在纯电动汽车、国防空间战略装备等上的实际应用。相对其它新型负极材料而言,钒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如:V2O5,1472mAh·g-1;V2O3,1070mAh·g-1)、价格低廉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针对钒基化合物较低的电导率以及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通过与电导率较高的石墨烯进行复合并构建三维多孔结构以解决其用作负极材料时所存在的不足。具体研究,并得到如下主要结果或结论:  1)采用水热法,制备VO2纳米颗粒负载于三维网状多孔石墨烯凝胶的复合材料(VO2-rGO),纳米颗粒(4-10nm)均匀分布于石墨烯表面,石墨烯相互连接构成良好的导电网络。并通过对该材料的氧化处理,合成了具有类似微观结构的V2O5-rGO复合材料。  2)VO2-rGO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在100mA 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784.7mAh g-1,经过200次循环后具有570mAh g-1的可逆容量,在500mA g-1和1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分别具有425mAh g-1和340mAh g-1的可逆容量。V2O5-rGO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同样具有优良循环性能(200次循环后490mAh g-1)和倍率性能(500和1000mA g-1的电流密度下达到410mAh g-1和330mAh g-1)。  3)通过水热和硫化氢硫化,制备了V3S4纳米颗粒(200-300nm)负载于三维多孔石墨烯凝胶的复合材料,V3S4纳米颗粒均匀紧密地负载于石墨烯片层,石墨烯和纳米颗粒的结合力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进行计算,纳米级别的V3S4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而且能够缩短电子和锂离子的扩散路径。  4)V3S4-rGO-1/10作为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C(1C=374m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次后具有873mAh g-1的可逆容量,在5C和10C的大电流密度下,V3S4-rGO-1/10电极依然保持了502mAh g-1和338.7mAh g-1的可逆容量。
其他文献
  嘉陵江在四川省南充市境内流经阆中、南部、仪陇、蓬安4县(市)和高坪、顺庆、嘉陵3区,全长298公里,沿途接纳了东河、构溪河、西河、西充河等支流.流域面积9753平方公里,占南
会议
谷氨酸神经递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与多种精神和神经性退行症如帕金森综合症,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相关。谷氨酸受体包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
MCM-41是一类以硅铝酸盐为基的介孔氧化硅材料。这种介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大小均匀六方有序孔径在1.5-10 nm范围内连续可调以及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等优
在DMF的存在下,于二氯乙烷中用氯化亚砜对4-苯基苯甲酰胺进行脱水反应制备4-苯基苯腈。当DMF与4-苯基苯甲酰胺的摩尔比等于0.5、氯化亚砜与4-苯基甲酰胺的摩尔比等于4:1,在800C
  水对地幔硅酸盐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运移迁徙以及热稳定性都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水在地幔矿物中的赋存机制及地球深部的水循环过程,是当今世界矿物学与地球科学领域内的
会议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聚α-烯烃蜡的合成,α-烯烃与苯乙烯共聚以及聚α-烯烃蜡溶液接枝马来酸酐,并探讨了聚合物合成规律以及用途。 研究了以1-十六烯和1-十八烯为原料,采用本实
药物的疗效取决于活性药物成分,采用合适的配体与活性药物成分形成共晶可以优化药物的溶解度、溶解速率等理化性质,提高生物利用度。此外,研究药物共晶的多晶型行为有助于筛选晶型和提纯产物,可以进一步提高药效。乙水杨胺是一种具有止痛剂和退热效果的抗炎药物,但几乎不溶于水,生物利用度较低。而糖精经常作为形成药物共晶的配体。本文选择乙水杨胺-糖精共晶为模型体系,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共结晶过程及共晶的多
  研究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对推动广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测度了广西2000年、2005-2013年的
会议
鼓泡塔作为一种常见的多相反应器,广泛用于化学工业,生物化学工业和石化工业。但其中纵贯全塔液相返混一直是工程上的难题,为此希望开发一种有效的内置缩颈结构,可以打断这一液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国土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