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是我国致密气勘探最具潜力的层段之一,相对上石盒子组、太原组而言,本溪组的勘探程度和研究认识程度均较低,但勘探实践已证实本溪组具有广阔的致密气资源潜力。鉴于此,本文针对本溪组孔隙形成演化机理,在地震资料、岩心、录井、测井资料以及其他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石常规薄片、孔隙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次生孔隙类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首先,通过薄片分析以及扫描电镜鉴定等测试方法,分析并确定了研究区本溪组孔隙类型以及特征,并重点对次生孔隙进行了详细分类,同时,开展了面孔率的测定,确定了观察样品中次生孔隙的相对贡献率。在岩心样品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岩性、粒度、碳酸盐含量、沉积相以及成岩作用等微观和宏观地质作用等,对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成岩演化序列,明确了成岩作用类型及对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结合现今的实测孔隙度,通过反演回剥,对研究区的成岩作用和孔隙定量演化进行了研究。综合前述研究认识,揭示了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晋祠段次生孔隙发育机理,建立了次生孔隙定量化计算模型,并确定了次生孔隙的相对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