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胚胎着床对于哺乳动物的妊娠至关重要,是胚胎与子宫之间复杂而精细的对话过程,也是胚胎进一步发育的必经之路。胚胎成功着床依赖于具有植入能力的胚泡与具有容受性的子宫内膜的相互协调及一系列分子参与这一过程的调节。IK细胞因子(IK cytokine)基因位于2p15-p14,其所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19KD。最初从K562红白血病细胞系的培养基中分离、提纯,能抑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MHC Ⅱ)抗原的固有表达和其由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表达。已知IK细胞因子与MHC Ⅱ表达密切相关,那么,IK细胞因子是否参与母胎免疫耐受的调节,在妊娠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IK细胞因子在小鼠早孕期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为胚胎着床机制、妊娠失败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Real-Time PCR:检测正常妊娠第1天至第7天(D1-D7)IK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以及妊娠D4、D5注射IK细胞因子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IK cytokine A-ODNs)前后MHC Ⅱ mRNA的表达。2. Western blot:①检测IK细胞因子在正常妊娠D1-D7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②检测IK细胞因子D5小鼠子宫内膜胚胎着床点和着床旁的表达;③检测经宫角注射IK细胞因子A-ODNs和IK细胞因子正义寡聚脱氧核苷酸(IK cytokine S-ODNs)24h、48h(即妊娠D4和D5)后IK细胞因子的表达;④检测妊娠D4、D5注射IK细胞因子A-ODNs前后MHC Ⅱ的表达。3.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IK细胞因子在正常妊娠D1-D7、假孕PD1-PD7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以及IK细胞因子A-ODNs作用后IK细胞因子蛋白的表达。4.宫角注射IK细胞因子A-ODNs:探讨对小鼠胚胎着床的影响。结果1.IK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在妊娠D1-D4逐渐升高,于妊娠D4达高峰(P<0.05)。2.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K细胞因子蛋白表达量在妊娠D1-D5逐渐升高,于妊娠D5达高峰(P<0.05)。3.IK细胞因子在妊娠D5胚胎着床点的表达显著高于着床点旁组织。4.假孕小鼠子宫内膜IK细胞因子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小鼠,且整个假孕过程中没有表达高峰。5.宫角注射IK细胞因子A-ODNs后24h和48h(即妊娠D4和D5),子宫内膜IK细胞因子表达明显受到抑制,MHC Ⅱ抗原表达增强,且胚胎着床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IK细胞因子在妊娠小鼠子宫内膜“着床窗”时期表达最高,妊娠D3宫角注射IK细胞因子A-ODNs24h和48h(即着床窗)后,IK细胞因子蛋白表达受到显著抑制,而MHC Ⅱ抗原表达明显增强,胚胎着床的数量明显减少。这一结果提示在正常妊娠中,IK细胞因子可能通过抑制MHCⅡ抗原的表达而抑制了母体与胚胎间的免疫反应,从而使胚胎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免疫耐受,使妊娠得以维持。但当IK细胞因子表达受到抑制,将解除IK细胞因子对MHC Ⅱ抗原表达的抑制,母胎界面MHC Ⅱ抗原表达增强,从而影响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而影响胚胎着床。然而,对IK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并没有完全导致胚胎着床失败,仍有少数胚胎着床,我们推测可能还有其他机制参与母胎免疫耐受的调控,以保护胚胎不受母体免疫系统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