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珠江残余变形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di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石坝因其结构简单、工程经济、施工快速而成为应用最广的坝型。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快速发展,拟建的堆石坝的高度已达300m级。西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频繁且强度大,因此大坝抗震研究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从震害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土石坝的裂缝、震陷、滑坡等都与地震残余变形有关。在土石坝地震永久变形计算中,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残余变形计算模型,选用不同的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往往会有所差异。沈珠江模型在表达式上为增量形式,参数较少且获取较易,应用性强,概念较清晰,在土石坝永久变形分析中应用较多。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沈珠江模型计算结果有时偏大,对于强震区高面板堆石坝,偏大的永久变形将导致面板应力过大,不便于综合评价面板堆石坝的抗震性能。因此,本文利用高精度中型三轴仪,试图通过试验对沈珠江模型加以改进,并运用有限元计算进一步验证改进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本文主要工作分为以下部分:(1)利用高精度静、动两用液压伺服中型三轴仪,对堆石料进行静力、动模量和阻尼比以及动力残余变形试验,其中考虑了围压、固结比、动应力、密实度的不同,研究其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变形特性。(2)在沈珠江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残余变形应力水平的相关性对沈珠江模型进行改进,并整理出计算参数,同时分别利用水科院模型和谷口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以便进行对比分析。(3)在改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密实度对残余变形的影响,在计算模型中引入孔隙比,得到的模型参数具有孔隙比无关性,具有更普遍的意义,由此可以推得现场密实度下的堆石料的残余变形。(4)利用试验得出的参数对理想面板堆石坝进行永久变形分析,分别考虑永久变形模型、坝高、坝坡、地震峰值加速度、地震反应谱以及密实度等多种影响因素对坝体永久变形的影响,通过计算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合理性,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对工程实际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性建议。(5)结合工程实际——漩坪水电站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及永久变形分析,用改进模型对其进行永久变形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模型的适用性。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以广州地铁五、六号线区庄换乘站为工程背景,对大跨隧道施工力学原理,数值模拟技术,大跨隧道施工技术,施
随着水源水质污染的不断加剧和供水水质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对供水工艺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在满足出水水质约束的条件下,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混凝
土拱效应具有能够优化土体受力结构的能力,但同时也改变了土体竖向受力规律,然而国标计算公式对此并未涉及。随着经济发展,对工程基础、边坡防护等要求越来越高,准确化计算土拱效
本文首先较详细地介绍了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组合梁的研究和发展概况,并指出组合桁架以其良好的受力性能和适用性能,在桥梁和高层建筑中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再
我国《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和《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2012)采用软转换的方法确定了北美进口规格材以及目测分等与机械弹性模量分等层板胶合木的强度设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大规模地修建地铁设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紧张的城市用地使得地铁的修建很难作为一个独立问题存在,与地面上的既有建筑、既有交通设施,与邻
基坑工程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迅速,基坑规模从小到大,从浅到深逐步发展。本文主要从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中的桩撑支护形式深入研究和分析,首先,从大的方面入手,对于基坑工程中强
土的各向异性及其宏观力学效应是目前国内外土力学领域内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各向异性的破坏及演化发展必然对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改进和更新西安理工
抗侧力体系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并随着建筑高度及功能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中经常被采用的结构体系,框架
全套管钻孔咬合桩支护是近年来在深大基坑中逐渐采用的一种新颖的支护形式,与普通钻孔灌注桩相比,它以施工噪音低、无泥浆污染、造价低、节约混凝土(充盈系数小)、止水效果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