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1842)隶属于蟾蜍科、蟾蜍属、中华蟾蜍种组。蟾蜍属的分类在国内两栖爬行动物学界争论较多,虽然对蟾蜍属内各个种的形态以及分类地位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比较多,但是对东北地区蟾蜍类的研究则非常少,至今仍没有关于东北三省中华蟾蜍的详细研究及报道。
另外,根据现有蟾蜍标本的形态以及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指出分布在吉林抚松县长白山一带的蟾蜍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及独特的药物成分特性。为了补充对分布于东北地区中华蟾蜍及其蝌蚪形态特征描述的资料、以及为了确定抚松县的蟾蜍是否与分布于辽宁及黑龙江的中华蟾蜍存在差异,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整理以前学者对中华蟾蜍的形态学研究方面的资料,根据经典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对采于长白山的蟾蜍蝌蚪进行了主要形态特征、唇齿式的描述,并使用SPSS软件对两处的蟾蜍蝌蚪进行了形态量度的比较及分析。
二、结合以前学者对中华蟾蜍概括性的描述,为东北地区的中华蟾蜍形态描述增加了新的内容及标准,比如:是否具有背中线、头顶是否有疣粒或瘰粒等。并且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三省四地的蟾蜍外部形态量度的比较及分析。
三、对东北三省的中华蟾蜍骨骼做了详细的观察、测量及描述,从性状更稳定的内部结构进一步对中华蟾蜍的形态做了更详细的研究,并且使用SPSS软件将采于吉林省长白山中华蟾蜍的骨骼形态学量度与辽宁省及黑龙江省的做了比较。
对采于长白山地区的蟾蜍蝌蚪的研究表明,生活在野外的蝌蚪,在同一发育时期,会因为栖息地的海拔高度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食物的丰富度不同而产生体型大小及尾肌强弱的差异;对成体蟾蜍的外部形态研究表明,东北三省的中华蟾蜍体型随纬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小。并且,具有几项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而很少被以前的学者明确指出过,如多数个体具有背中线,头顶部有疣粒或瘰粒;在蟾蜍外部形态量度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对骨骼量度的比较,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研究显示,吉林抚松县长白山地区的中华蟾蜍在头部、脊柱、肩带、前肢及后肢的骨骼统计学量度方面,与辽宁、黑龙江的中华蟾蜍有许多差异显著或者极显著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