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在回顾古今文献基础上,提出以“气衔四海”理论为指导,联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症状,观察气街四海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气街四海理论应用在本病治疗中的意义,期望为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方案的优化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为“气街四海”理论在针灸临床上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70例,按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针剌组和对照组,各35例。2.针刺组采用气街四海理论指导下的针剌治疗,取穴:(1)主穴:百会、风府、天柱、人迎、大椎、大杼。;(2)随证配穴:①风阳上扰:行间、太溪、太冲,②痰浊上蒙:内关、中脘、丰隆,③气血亏虚:气海、足三里、血海,④肝肾阴虚:太冲、肝俞、肾俞,⑤瘀阻脑络:三阴交、血海、膈俞;刺入穴位深度约10-30mm,每个穴位运针至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一次,每周针剌治疗5次。3.对照组采用西安杨森出品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口服。4.治疗2周为1疗程,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经颅多普勒(TCD)中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流速的变化。5.试验结束后,应用SPSSl8.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提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等方面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针刺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3%和91.4%,对照组分别为40.0%和82.9%,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TCD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TCD各项指标(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D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D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其中左侧椎动脉平均流速(Vm—LVA)和左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LVA)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余项指标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流速的改善程度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气血失常是眩晕的根本痫机,调和气血是治疗眩晕病的根本大法,气街四海理论对眩晕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2.气街四海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3.气街四海理论指导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改善TCD各项指标,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