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司治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但这些研究多是利用经济学的工具,侧重于对公司治理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公司治理及治理结构的规律性和系统性,本文利用系统科学工具,尝试性地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系统”的概念,并在这个框架体系内系统地探讨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框架、机理、特性及稳定性等相关问题。本文将公司治理结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对国内外公司治理实践把握的基础上,以治理要素为切入点,基于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系统科学理论,采用理论演绎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通过指出和分析主流公司治理理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系统要素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的新视角。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言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理论创新点。第二章,对前人的公司治理实践和相关理论成果进行回顾,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以便建立本文立论的理论基础,同时为本文的研究内容做铺垫。第三章,本章概述了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推理得出公司的要素构成,并对公司治理结构系统加以定义,提出治理要素的概念。第四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对治理要素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阐述,为第六章的实证分析提出一系列可供检验的理论假设。第五章,从治理逻辑、治理模式、治理原则三个方面阐述了治理结构系统的运行机理。本章在对委托代理理论“单边治理”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平等参与”观点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将治理的系统逻辑归纳为:地位确定、关系构建和互动反馈。接着,提出了基于系统科学的公司治理的“互动治理模式”。最后,揭示了公司治理的一般原则,即权变原则。第六章,本章首先对治理要素实证分析,其后,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对系统稳定性的研究,提出公司治理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因子分析框架。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稳定性因子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归纳而言,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系统是由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环境以及治理目的这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要素也是影响公司治理的因素,即“治理要素”。在治理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司治理结构系统框架。2、在公司治理结构系统框架基础上,利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治理结构系统的运行机理。本文认为,治理结构系统的运行机理依存于治理结构系统,将治理结构系统与特定目标联接起来,体现了治理结构系统与特定目标的因果性关联流程和治理要素在治理结构系统中运行的逻辑、模式和原则等。治理结构机理就是治理模式、治理原则以及联接两者的治理逻辑共同构成的一个框架体系。3、提出了不同于单边治理和共同治理的互动治理模式。传统理论的治理模式无论“股东至上”还是“平等参与”都不能准确反映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结构系统中的状态和地位,为此,我们提出“治理地位”这个概念反映这一状态。利益相关者治理地位的差异,是公司治理结构系统造成互动的根本原因。因此,互动治理模式反映了公司治理结构系统的根本模式。4、初步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因子分析框架。本文将公司治理结构视作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对其耗散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存在三方面因子影响治理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分别是开放性相关因子、非线性调节相关因子、远离平衡态相关因子。以此为基础,初步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因子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