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不断爆发,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关注。从另一个角度,也促进食品标准的制定与发展。2009年2月28日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提出要整合现有食品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推进风险分析理论在食品标准制定中的应用,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提供思路和参考。本文从纵横两条线索展开:理论线索是食品风险分析理论,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实践线索是食品标准制定的实践,基于现有食品国家标准制定流程,构建基于风险分析的标准制定流程。结合纵横两条线索,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研究,阐述风险分析的必要性,如何应用于在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制定,以及现有风险分析架构和标准制定流程进行改进。首先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梳理了食品风险分析理论,总结了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食品风险分析的实践经验,为食品管理组织架构的建立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然后,对我国食品标准制定及风险分析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结合参与乳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工作经验,选取《生乳》标准微生物风险分析为案例,总结了实践中遇到的标准制定主体组织架构、制定流程、风险交流等问题。基于上述理论梳理和案例研究,从风险分析组织架构、风险交流改进和标准制定流程三个方面,采用经验总结法,提出了我国风险分析组织架构的改进设想,提出了风险分析框架中风险交流的改进建议,最后,整合、简化《食品安全法》颁布前食品标准制定的九阶段流程为四阶段流程,构建了基于风险分析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流程。本文是将食品风险分析理论应用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将标准制定流程规范化的一次尝试。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前食品国家标准制定流程与国际标准、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分别进行分析、归纳,强调了风险分析框架中风险交流的重要角色,构建基于风险分析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流程。本文基于首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工作经验,提出一套改进工作方案,对将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为管理部门提供了思路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