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80年代资本充足率要求被写入《巴塞尔协议》开始,资本约束分别对不同国家的银行信贷行为造成了一定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信贷紧缩的现象。本文在资本约束进一步加强的背景下,分析资本充足率约束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质量及信贷规模的影响。首先,梳理了有关银行信贷行为、资本约束及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影响的理论。对商业银行行为、资本约束进行了基本界定,指出了对银行进行监管的依据及目的,并基于Kopecky-VanHoose的数理模型、银行信贷渠道、银行资本渠道分析了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从理论上看,资本充足率约束作为对银行的“硬约束”对银行有绝对的约束力,加强资本充足率约束会对银行信贷行为造成一定影响,且对于不同类别的银行的影响不同。其次,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评估体系对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三类银行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质量评分,通过对不同类别的银行在不同时期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资本充足率约束加强使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有所改善,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质量改善最为明显。接着,运用18家不同类别的银行2003年至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就资本充足率约束对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不同类别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政策的政策效应点并通过分段回归研究资本充足率约束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的影响及两者的异同。实证表明,资本约束加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都造成了一定影响,且都存在一定的政策时滞效应,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效应点为2007年,城市商业银行的政策效应点为2006年。最后,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消除资本充足率约束对我国银行业信贷不利影响的政策建议。认为主要可以从建立持续、适度、经济和透明监管理念,构建激励相容的资本充足率约束框架,转变我国商业银行增长模式,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五方面来消除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