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童年期心理虐待对个体的影响是隐秘而持久的,甚至影响个体的一生。本研究目的为探讨童年期受心理虐待对大学生自尊和自卑的影响。方法:(1)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410名,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二维自尊量表、学生自卑感量表施测,回收有效问卷385份。(2)依据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的阳性、阴性检出标准筛选出心理虐待组被试23人,对照组被试21人,进入内隐联想测验(IAT),考察两则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内隐自卑水平。结果:(1)童年期心理虐待有显著的性别差异(F=8.191,p<0.01),男生的心理虐待程度高于女生(1.841 VS 1.676)。(2)大学生外显自尊水平在独生子女(F=7.841,p<0.01)和母亲文化程度(F=6.588,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外显自尊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450 VS 2.280),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大学生外显自尊水平越高(3.293~3.597)。(3)大学生外显自卑水平存在显著的家庭类型差异(F=6.235,p<0.05),完整家庭大学生的外显自卑水平低于不完整家庭大学生(2.056 VS 2.308)。(4)性别和家庭类型、以及心理虐待中的恐吓和忽视维度对外显自尊有显著的预测作用。(5)性别和家庭、以及心理虐待中的恐吓、忽视、贬损和干涉维度对外显自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两组被试的外显自尊(F=24.407,p<0.001)、外显自卑(F=46.799,p<0.001)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心理虐待组的外显自尊水平低于对照组(2.894 VS 3.634),外显自卑水平高于对照组(2.784 VS 1.847)。(7)两组被试的内隐自尊、内隐自卑水平没有显著差异。(8)两组被试的自尊分离程度(F=15.402,p<0.001)、自卑分离程度(F=40.385,p<0.001)具有显著差异,心理虐待组的自尊分离程度高于对照组(0.788 VS-0.742),自卑分离程度低于对照组(0.838 VS-0.882)。结论:大学男生童年期遭受心理虐待的程度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外显自尊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越高的大学生,外显自尊水平越高。家庭完整的大学生外显自卑水平低于家庭不完整的大学生。童年期遭受心理虐待程度越高的大学生外显自尊水平越低,外显自卑水平越高。童年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内隐自卑没有影响。童年期遭受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的自尊分离和自卑分离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