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琴艺术是中国音乐文化史上历史最久且绵延不断的丝弦器乐形式,作为传统器乐艺术的集大成者,以琴器、琴谱、琴曲、琴歌、琴律、琴人、琴派、琴论、琴道等方面构成这一艺术体裁的万千气象,体现的人文精神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本身,成为古代精英文化的典型代表,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太音大全集》《太古遗音》《琴苑须知》《琴书大全》等历史文献的记述,以及诸如“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虽然不能尽信其实却仍然具有独特的人类学价值的神话传说,展现了古代乐器匠人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创立了一门从选材到工艺、从宇宙观到审美取向的整套技艺——斫琴法。由于20世纪特殊的社会风气和传世古琴的大量存在,部分抑制了新琴制作的规模,造成制琴工匠减少及工艺失传。文革期间,大批历经沧桑的传世珍品损毁,幸存老琴已经聊聊无几。80年代之后,尤其2003年“古琴艺术”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琴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习琴者日渐增多,对琴的需求也日渐增长。于是,“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斫琴工艺,逐渐得到恢复,乐器厂、制琴家、民间作坊等相继恢复了新琴制作。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有“泡桐之乡”的美誉,桐木是制作琴板的最佳材料。因此那里活跃着一大批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关系为技艺传承纽带、以盈利为目的家庭乐器作坊,也就不足为奇了。近些年来,这些就地取材的民间作坊开始斫琴,采用的制琴工艺,不仅部分地保留了传统工艺,也在加进了现代机械。他们的方向使我们看到了斫琴技艺在现代社会中延续的新途径。徐场村“徐福林制琴作坊”,工艺较之其他作坊相对传统。故而,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对运营机制、制琴工艺及其现代民间作坊中的制作程序与古代斫琴法的工艺区别等方面进行描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在古今制琴工艺和制琴者的历时、共时性叙述中,对斫琴工艺的当下境况忠实记录,以民族音乐学“乐器学”的理念关照传统在技艺领域中的延续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