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放线菌仍然是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海洋放线菌因其独特的生存环境而进化出独特复杂的代谢途径,能够产生结构复杂多样、有特殊生理活性和潜在药用价值的代谢产物。本文对实验室所保藏的具药用活性的海洋放线菌建立信息库,针对65株活性海洋放线菌,通过培养观察菌株的传统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测试,同时对16S rDNA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最终结合三方面信息将活性菌株鉴定到种属。建立药用微生物资源信息库,详细阐述菌株的宿主、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学名、16S rDNA序列、活性指标与生理生化特性、培养条件、保藏条件等,并加入菌株的菌落特征照片和菌体的显微结构照片。所有药用活性海洋放线菌,分属于7个属,48个种;其中链霉菌属59株,占总量的90.77%。 药用放线菌信息库所保藏的硝孢链霉菌CQT14-24(简称T14-24),产生具强抗肿瘤活性的吲哚咔唑类化合物,但产量低且因无特异性而毒性较大。为了提高吲哚咔唑类化合物的产量和获得该化合物的衍生物,以T14-24为出发菌株进行菌株选育和微生物诱导调控。经过紫外诱变、紫外线氯化锂诱变和亚硝酸处理,根据生物学特征挑选菌株,通过稻瘟酶模型初筛、高效液相色谱复筛、遗传稳定性测试,以吲哚咔唑产量为指标,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5-L25-1,其代谢吲哚咔唑的能力比原始菌株提高342.28%。针对高产菌株5-L25-1开展原生质体融合试验,优化原生质体再生条件为:甘氨酸浓度1.0%,蔗糖浓度0.3M,酶浓度2mg/mL,酶解温度37℃。改变高产菌株5-L25-1的氮源及添加代谢前体色氨酸结果显示,以磷酸氢二铵为氮源时,吲哚咔唑的产量为对照组的218.85%;起始期在培养基中加入诱导前体物色氨酸,吲哚咔唑类成分产量增加为对照的216.40%。同时开展微生物诱导调控实验期望通过微生物种间竞争诱发新的次生代谢途径,放线菌T1-28诱导后提高了菌株5-L25-I代谢吲哚咔唑化合物的水平,Y12-26诱导则能够丰富吲哚咔唑类生物碱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