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 Merr.是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南部各地,是岭南常用中草药,始载于《岭南采药录》,《中药大辞典》记载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咽喉肿痛、疟疾、黄疽型肝炎、风湿骨痛、湿疹、皮炎和疮疡等。三叉苦药用价值较高,临床应用广泛,它既是广东凉茶的常用配方组分,也是一些感冒药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对三叉苦的现代药理研究十分薄弱,化学成分研究也不够系统深入,以前三叉苦的药用部位主要是根,出于对资源的保护,目前药用部位是茎枝,为了说明药用部位的合理性以及其治疗咽喉肿痛和感冒的依据,有必要对三叉苦进行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研究。本文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热板法观察小鼠痛阈值、醋酸致小鼠扭体、角叉菜胶诱导小鼠足爪肿胀观察三叉苦不同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初步探寻抗炎镇痛作用的时效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三叉苦茎水提物和根醇提物对化学刺激疼痛实验模型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但对热刺激疼痛实验模型并不敏感,提示三叉苦的镇痛主要在外周神经产生作用,而对中枢神经并不敏感。对致炎剂引起的组织水肿和炎症渗出增加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时效关系。三叉苦茎枝水提取物可降低小鼠血清中COX-2的含量,表明其可能抑制PGE2的合成,从而减少炎症组织渗出液中PGE2的含量,减轻了炎性渗出和水肿。而茎醇提物的各项试验指标对比空白均有下降趋势,但是均无统计学意义。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常可引起皮肤、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流行性咽炎。本论文选用7种常见细菌,对三叉苦的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显示,跟黄连醇提物对照,三叉苦茎枝和根醇冷浸提取物和水提物对所有试验菌均无效,茎枝和根醇回流提取物只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敏感,对其它细菌均不敏感。醇回流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比较,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实验结果表明,三叉苦茎枝和根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氯仿部位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茎枝的石油醚部位和氯仿部位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03125 g·mL-1和0.25 g·mL-1,根的石油醚部位和氯仿部位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015625 g·mL-1和0.125 g·mL-1。提示三叉苦茎枝和根的抗菌活性成分可能是脂溶性成分,根的抗菌效果优于茎枝。本文对三叉苦茎枝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通过溶剂法提取,柱色谱分离,从石油醚部位和氯仿部位中分离到八个化合物,并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MS、1HNMR、13CNMR)等手段,鉴定了其中六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长链脂肪酸酯(Ⅰ)、β-谷甾醇(Ⅱ)、正十六烷酸(Ⅲ)、3,5,3’-三羟基-8,4’-二甲氧基-7-异戊烯氧基-黄酮(Ⅴ)、胡萝卜苷(VI)和水杨酸(Ⅶ)。其中化合物VI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Ⅳ为萜类化合物,结构还在鉴定中。采用GC-MS技术对三叉苦茎枝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从挥发油中分离出56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5.330%。含量较多的成分有:十六酸(占20.881%)、十六酸十八烷基酯(占8.191%)、δ-杜松油烯(占8.017%)、新植二烯(占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