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种植人口最多。促进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有关键作用。目前虽然水稻种植有政策款项支持,但是水稻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仍然融资困难。其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及由此引起的信贷配给。融资需求方一是资金需求方规模较小,抵押不足;二是信息分散,收集成本高,这些都加大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提供贷款。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价值链融资,该模式在国际实践中成效显著。价值链融资通过对整条价值链的考察先行选择价值增值高风险小的企业投资,并以此为切入点在价值链状态良好时继续投资渗透链条其他成员,使得整条价值链由充足的资金供给。价值链融资以价值为核心,扩展了传统信贷的有限抵押物品,解决了水稻融资需求方合规抵押不足的问题。同时,价值链融资以价值链整体为依托,链条内成员,融资成员与金融机构联系加强,信息流通容量加大,信息收集成本下降,一些价值链融资业务涉及监管第三方,降低了监管成本,增加了信息流通渠道,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因此缓解了信贷配给问题。 滁州市地处全国主要水稻种植区,是安徽重要的稻米生产地,该地区的水稻价值链融资实践表明其理论优势得以实现。通过对该地区水稻种植户和水稻加工企业的调查发现,在传统金融状态下大部分主体都有资金缺乏问题。调查表明在价值链状态下价值链融资行为增加了水稻价值链成员资金融通流转,缓解了资金缺口,促进了企业发展和农民生产。但是调查也反映出滁州地区的价值链融资处于初级阶段,一是开展的范围有限,价值链比较短;二是金融机构对价值链融资的实施程度比较低。 鉴于价值链融资的优势和实践可行性,促进价值链融资的发展,需要政府施行促进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建设,完善金融体制,增加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等支持政策。同时金融机构要转变传统的融资观念,以价值增值为参考对象开展价值链融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