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语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承载了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习语和隐喻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它的这一特点也使得习语成为了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习语的学习也成为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这些不同也同样反映在各国各民族的语言当中。英语和汉语中都拥有大量与饮食相关的习语,这些饮食习语都是英语国家和中国文化的体现。国内外对隐喻的研究非常广泛,然而用隐喻的思维来对饮食习语进行文化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Hutchins的命题结构理论作为指导理论,采用了比较研究的研究方法,从象征性食物、隐喻映射的对象、影响习语形成的因素几方面对英语及汉语饮食习语进行了对比研究、归类和分析。文章首先从《牛津英语习语词典》和《新华成语词典》两本权威字典中挑选出与饮食相关的习语,并根据习语所涉及的食物对其进行了归类整理,然后根据习语中隐喻的映射域不同将饮食习语分为两类。最后对相关语料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从隐喻的思维看英语和汉语饮食习语的特点;第二,隐喻是否具有文化属性及原因;第三,隐喻的文化属性与习语隐喻的使用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发现并总结了英语和汉语饮食习语在隐喻方面的特点,并通过分析认为隐喻具有文化属性,而且还阐述了隐喻的文化属性与习语隐喻使用的关系。希望本文可以对英语和汉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学习以及翻译工作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